祁寒酷暑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 hán kù shǔ
成语注音 ㄑ一ˊ ㄏㄢˊ ㄎㄨˋ ㄕㄨˇ
成语简拼 qhk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祁寒酷暑不稍间。”


成语典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祁寒酷暑不稍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盛大:~寒(严寒,极冷)。 〔~~〕a.舒缓的样子;b.众多的样子。 姓。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害怕:~心。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残忍、暴虐到极点:~刑。~吏。残~。严~。冷~。~滥。~虐。 极,甚,程度深:~暑。~热。~寒。~爱。~似。

热:~天。~热。~假。酷~。 中医学“六淫”之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祁』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岐。盛也,大也。 《書·君牙》冬祁寒。 《詩·小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舒遲貌。 《詩·召南》被之祁祁。  又《小雅》興雨祁祁。  又衆多也。 《詩·豳風》采蘩祁祁。  又《大雅》諸娣從之,祁祁如雲。 《註》祁祁,徐靚也。如雲,衆多也。  又姓。  又通作耆。 《史記·五帝紀註》堯姓伊祁。 《禮·郊特牲》作伊耆。  又縣名。在太原。  又諡。 《左傳·莊六年》鄧祁侯。 《疏》諡法,經典不易曰祁。衞有石祁子。  又《史記·諡法》治典不殺曰祁。 《註》秉常不衰也。  又《廣韻》職雉切《集韻》軫視切,𠀤音旨。地名。

『寒』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𠀤音韓。 《說文》東也。本作𡫾。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 《釋名》寒,捍也。捍,格也。 《玉篇》冬時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 《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 《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 《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 《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 《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 《宋史·𨻰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 《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漢博士寒朗。  又叶胡田切,音賢。 《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叶側鄰切,音眞。 《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沃切,音焅。 《說文》酒厚味也。  又《玉篇》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穀熟曰酷。  又《廣韻》虐也。 《增韻》慘也。 《白虎通》極也,敎令窮極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爲。 《前漢·𠛬法志》窮民犯法,酷吏擊斷。  又《集韻》甚也。 《晉書·何無忌傳》酷似其舅。 《韓愈·文集序》酷排釋氏。  又《韻會》香氣醲冽。 《史記·司馬相如傳》芬香漚鬰,酷烈淑郁。 《後漢·張衡傳》美襞積以酷裂兮。 《註》酷裂,香氣盛也。  又《正字通》痛恨也。 《顏氏家訓》吾家世文章甚爲典正,未及編次,遭火蕩盡。銜酷茹恨,徹于心髓。  又《集韻》黑各切,音𦞦。虐也。

『暑』

《唐韻》舒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鼠。 《說文》熱也。 《釋名》暑,煮也。熱如煮物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正字通》時令有大暑、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