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成法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ǔ zōng chéng fǎ
成语注音 ㄗㄨˇ ㄗㄨㄥ ㄔㄥˊ ㄈㄚˇ
成语简拼 zzc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祖宗成灋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近义词



成语示例


然则所谓守旧者,……死守几经劫余之祖宗成法,朝堂龌龊,乡里谩骂,作蚊蚋之污渠一哄而已。《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


成语典故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宋 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祖宗成法,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然则所谓守旧者,亦不过几许聋瞆无知顽固昏谬之徒,死守几经劫余之祖宗成法,朝堂龌龊,乡里谩骂,作蚊蚋之污渠一哄而已。”亦作“祖宗法度”。《宣和遗事》后集:“臣等谨按:蔡京罪恶最大……变乱祖宗法度,窃弄朝廷爵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仁宗即位时,大学士的品位还不过是五品,这是祖宗法度,不能擅改。” 偏正 先代制定并被后世沿袭的法则。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此皆~,至今为不刊之典,然而州县奉行,往往违戾。”△多用于说明法度。→祖宗家法。也作“祖宗法度”。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先代:~宗。~业。~制。~祭。~国。 初,开始:鼻~。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姓。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庙。~祠。 家族:~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族。~室(帝王的宗族)。~兄。 派别:~派。禅~(佛教的一派)。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开~明义。 尊奉:~仰。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师。 量词,指件或批:一~心事。 姓。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 仿效:效~。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 指“法国”:~文。~式大菜。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祖』

《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𠀤音組。 《玉篇》父之父也。  又先祖,始祖,通謂之祖。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  又《說文》始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又《廣韻》始也,上也,本也。 《禮·中庸》祖述堯舜。 《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 《前漢·食貨志》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 《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  又法也。 《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又習也。 《魯語》祖識地德。  又祭道神曰祖。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祖者,徂也。 《詩·大雅》仲山甫出祖。 《註》祖,將行犯軷之祭也。 《左傳·昭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又姓。祖已之後,出范陽。  又《集韻》咨邪切,音𦊨。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厲縣。  又神名。 《山海經》祖狀之尸。 《註》音如柤棃之柤。  又叶阻渚切,音樹。 《張衡·東京賦》敺以就役,惟力是視。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宗』

《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𠀤音㚇。 《說文》尊祖廟也。 《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 《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又流派所出爲宗。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 《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又同姓曰宗。 《詩·大雅》宗子維城。 《註》同姓也。  又《書·舜典》禋于六宗。 《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又秩宗,官名。 《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 《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𤰞,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  又曰祝宗。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又瞽宗,殷學名。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又姓。  又叶則郞切,音臧。 《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𠛬,開通關梁。廣恩施博,厥稱太宗。 《說文》从宀从示。 《徐曰》宗廟,神祇所居。示,古祇字。

『成』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法』

《唐韻》方乏切《集韻》《韻會》弗乏切,𠀤翻入聲。 《爾雅·釋詁》法,常也。 《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 《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 《註》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 《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又禮法也。 《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𠛬法也。 《書·呂𠛬》惟作五虐之𠛬曰法。  又象也。 《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 《易·繫辭》崇效天,𤰞法地。  又執法,星名。 《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 《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又《韻補》叶敷弗切,音拂。 《揚子·太𤣥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又叶芳未切,音廢。 《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玉篇》古文法字。註詳水部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