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蠹除奸


   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ū dù chú jiān
成语注音 ㄑㄨ ㄉㄨˋ ㄔㄨˊ ㄐ一ㄢ
成语简拼 qdc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祛蠧除姦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且说李御史到了福建,巡历地方,祛蠹除奸,雷厉风行,且是做得利害。”


成语典故

除去奸邪之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且说李御史到了福建,巡历地方,祛蠹除奸,雷厉风行,且是做得利害。” 并列 祛,除去。蠹,蛀虫。清除奸邪之人。《二刻拍案惊奇》卷26:“且说李御史到了福建,巡历地方,~,雷厉风行,且是做得利害。”△褒义。用于描写除恶行为。→擒奸祛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除去,驱逐:~暑。~瘀。~风。

蛀蚀器物的虫子:~虫。木~。书~。~鱼。 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 不计算在内:~非。~外。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 台阶:阶~。庭~。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阴险,虚伪,狡诈:~人。~狡。~刁。~佞。~雄。~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细。内~。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淫。强~(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民意”)。通~。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祛』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於切,音墟。禳也,遣也,逐也,散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於天地。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彊健也。 《詩·魯頌》以車祛祛。  又《集韻》或作佉。 《韻會小補》祛與佉同。見荀子註。

『蠹』

《唐韻》《集韻》當故切《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音妒。 《說文》木中蟲也。 《莊子·人閒世》以爲門戸則液樠,以爲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註》蟲在木中謂之蠹。  又《前漢·南粵傳》桂蠹一器。  又《續博物志》積穀則生蠹。  又蠹書。 《穆天子傳》天子東遊,次雀梁,蠹書于羽陵。 《註》暴書中蠹蟲,使不藏匿也。 《徐陵·玉臺新詠序》辟惡生香,聊防羽陵之蠹。  又《爾雅·釋蟲》蜭,毛蠹。 《註》卽蛓也。 《說文》作蠹,省作螙,象䖵在木中形。 《集韻》亦作𧔬。 《韻會》別作蠧,非。

『除』

《唐韻》直魚切《集韻》《韻會》𨻰如切《正韻》長魚切,𠀤音儲。 《說文》殿陛也。 《班固·西都賦》玉除彤庭。  又《前漢·蘇武傳》扶輦下除。 《註》除謂門屛之閒。  又《玉篇》去也。 《書·泰誓》除惡務本。 《左傳·隱元年》蔓草猶不可除。  又《昭十七年》振除火災。 《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又《揚子·方言》病愈者或謂之除。  又算法有乗除。 《前漢·律歷志》法除之。  又治也。 《易·萃卦》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註》除者,治也。 《禮·曲禮》馳道不除。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則爲主而修除。 《註》治道路場壇。 《左傳·昭十三年》令諸侯日中造於除。 《註》除地爲壇,盟會處。  又《玉篇》開也。 《史記·呂后紀》請得除宮。 《前漢·高五王傳》作淸宮。  又拜官曰除。 《史記·平準書》諸買武功爵,官首者試補吏,先除。 《註》先除,用也。 《前漢·田蚡傳》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 《註》凡言除者,除去故官,就新官。  又《正字通》隋內官服半除,唐減爲半臂。言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呼齊肩。  又易也。新舊歲之交謂之歲除。俗云除夕。 《孟浩然詩》靑陽逼歲除。  又除道,漢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地郡除道縣。  又《集韻》羊諸切,音餘。 《詩·小雅》日月方除。 《箋》四月爲除。 《疏》爾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萬物皆生枝葉,故曰余。余,舒也。除余字雖異,音實同也。  又《集韻》《類篇》𠀤商居切,音書。 《集韻》或省作余。義同。  又《廣韻》《集韻》遲倨切《韻會》遲據切《正韻》治據切,𠀤音箸。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傳》除,去也。  又《小雅》風雨攸除,鳥䑕攸去,君子攸芋。  又《小雅》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傳》除,開也。  又叶魚羈切,音宜。 《越采葛婦歌》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

『奸』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𠀤音干。 《說文》犯也。 《增韻》犯非禮也。 《玉篇》亂也。 《左傳·成十三年》奸絕我好。 《前漢·溝洫志》使神人各得其所,而不相奸。  又《集韻》居顏切,音菅。私也,僞也。  又與干通。 《莊子·天運篇》以奸者七十二君。 《史記·齊世家》尚以漁釣奸周。  又讀若堅。 《史記·龜筴傳》寒氣不和,賊氣相奸。同歲異節,其時使然。 《廣韻》古顏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顏切,𠀤音菅。 《說文》私也。一曰詐也,淫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 《註》劫人曰𡨥,殺人曰賊,在外曰姦,在內曰宄。 《禮·樂記》政以一其行,𠛬以防其姦。 《管子·君臣篇》止詐拘姦,厚國之道也。 《張衡·西京賦》禁禦不若,以知神姦。魑魅罔兩,莫能逢旃。刪天韻本通。 《字彙》叶音堅,非。  又高麗用中國書,獨以姦爲好字,好爲姦字。見《正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