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蘂形茹


   恐惧貌。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人事二》:“恐惧曰神蘂形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én ruǐ xíng rú
成语简拼 srxr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恐惧貌。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人事二》:“恐惧曰神蘂形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表情:~色。~采。~姿。~志。 精神:~清气爽。 姓。

同“蕊”。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对照,比较:相~见绌。 状况,地势:~势。 古同“型”,模子。 古同“刑”,刑罚。

吃,引申为忍受:~素。~荤。~痛(忍痛)。含辛~苦(原意吃苦辣的东西,引申为忍受辛苦)。~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 臭,败:“以~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柔软:“柔~而寡断。 菜:“菜~有畦”。 根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神』

《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𠀤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叶時連切。濱,叶𤰞眠切。○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𥓓多作𥛠,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蘂』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𠀤蕤上聲。 《韻會》草木華蘂。 《廣韻》華內曰萼,華外曰蘂。

『形』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𠀤音邢。 《說文》象形也。 《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繫辭》在地成形。  又《玉篇》形,容也。 《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 《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 《穀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 《註》貌,姿體。形,容色。  又《韻會》形,體也。 《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又《正韻》現也。 《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又骨露也。 《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 《註》形謂骨見。  又地勢也。 《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 《註》得形勢之勝便者。 《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又器也。 《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 《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按與鉶同。

『茹』

《唐韻》人諸切,音如。 《集韻》《韻會》𠀤忍與切,音汝。 《正韻》而遇切,音孺。 《易·泰卦》拔茅連茹。 《王註》根相牽引貌。 《程傳》根之相連者。  又受也。 《詩·大雅》柔亦不茹。  又食也。 《禮·禮運》茹毛飮血。 《孟子》飯糗茹草。 《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又食菜曰茹。 《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 《主莽傳》不茹園葵。  又啜也。 《爾雅·釋詁》啜,茹也。  又貪也,恣也。 《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 《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又《說文》茹,飯牛也。 《廣韻》飯馬也。  又度也。 《詩·邶風》不可以茹。 《小雅》玁狁匪茹。 《周頌》來咨來茹。  又柔也。 《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 《註》茹,柔堧也。  又臭敗也。 《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又《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 《註》物自死曰茹。  又菜茹。 《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 《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又草名。 《詩·鄭風》茹藘在阪。 《傳》茅蒐也。 《爾雅·釋草》茹,藘。 《註》今蒨草也。  又水名。 《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又陂名。 《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又姓。 《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 《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