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倚伏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uò fú yǐ fú
成语注音 ㄏㄨㄛˋ ㄈㄨˊ 一ˇ ㄈㄨˊ
成语简拼 hfy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禍福倚伏
成语英文 Joy and sorrow are nextdoor neighbour.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心有亲疏,则祸福倚伏于无穷,虽圣智不得而防也。(宋 陈亮《问答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成语典故

谓祸与福常相因而至。语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人真见倚伏之机,故宁处忧而不肯处乐。” 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明·李贽《与焦弱侯书》:“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人真见倚伏之机,故宁处忧而不肯处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姓。

靠着,~靠。~赖。~傍。~托。~重。 仗恃:~势。~恃。~仗。 偏,歪:不偏不~。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低下去:此起彼~。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降龙~虎。 隐藏:~兵。埋~。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福』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 《禮·祭統》福者,備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書·洪範》嚮用五福。  又《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 《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穀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猶同也。 《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隂藏。 《薛註》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隂時則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閩中郡,𨻰立閩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壽。  又《集韻》《韻會》𠀤敷救切,音副。藏也。 《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 《註》徐廣讀。  又叶筆力切,音偪。 《詩·大雅》自求多福。 《儀禮·士冠禮》介爾景福。俱叶上德字。 《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說文从示畐聲。賈誼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權,以福天子。乃偪譌爲福,非福與偪通也。諸韻書誤以爲福、偪同音共義,合爲一,蓋未詳毛詩、儀禮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詩,福皆讀偪,與偪義不相通也。韻會職韻逼字註云,通作福。字彙福與逼同,尤非。

『倚』

《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𠀤音輢。因也。 《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  又恃也。 《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  又偏也,側也。 《禮·問喪》居于倚廬。  又倚瑟,合曲也。 《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  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  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  又《集韻》與奇同。 《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 《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  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六書故》偏頗依倚,聲義近而微不同。頗甚於偏,倚力於依,察聲之廣陿輕重,義可知也。凡文各有義,以彼喻此,終不親切。《說文》依倚互相釋,此類甚多,蓋無所取之,取諸近似而已。

『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服。偃也。 《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 《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 《詩·小雅》潛雖伏矣。 《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 《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 《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又三伏。 《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 《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 《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 《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 《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 《古今注》燕伏戊己。 《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 《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又叶必歷切,音壁。 《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