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祸淫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shàn huò yín
成语注音 ㄈㄨˊ ㄕㄢˋ ㄏㄨㄛˋ 一ㄣˊ
成语简拼 fsh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福善禍滛
成语英文 bless the good and curse the wicked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成语示例


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清 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尚书 汤诰》:“天道福善祸淫。”孔传:“政善,天福之;淫过,天祸之。”


成语典故

旧时劝善惩恶之辞。意谓行善则得福,为恶则得祸。《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淫:过分、恣纵,引申为恶行。 并列 淫,作恶。行善得福,作恶得祸。《尚书·汤诰》:“天道~。”章炳麟《儒术真论》:“因上帝而有~之说,其害犹细,其识已愚。”△多用于哲理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姓。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良。~心。~举。~事。~人。~男信女。慈~。 好的行为、品质:行~。惩恶扬~。 高明的,良好的:~策。~本。 友好,和好:友~。亲~。和~。 熟悉:面~。 办好,弄好:~后。 擅长,长(cháng )于:~辞令。多谋~断。 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则君~之”。 好好地:~待。~罢甘休。 容易,易于:~变。~忘。多愁~感。 姓。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

过多,过甚:~辞。~雨。~威。 渐浸,浸渍:浸~。 迷惑:富贵不能~。 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奸~。~荡。~乱。~秽。~猥。~书。 放纵,沉溺:~湎(沉溺于酒)。骄奢~逸。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福』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 《禮·祭統》福者,備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書·洪範》嚮用五福。  又《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 《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穀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猶同也。 《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隂藏。 《薛註》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隂時則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閩中郡,𨻰立閩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壽。  又《集韻》《韻會》𠀤敷救切,音副。藏也。 《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 《註》徐廣讀。  又叶筆力切,音偪。 《詩·大雅》自求多福。 《儀禮·士冠禮》介爾景福。俱叶上德字。 《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說文从示畐聲。賈誼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權,以福天子。乃偪譌爲福,非福與偪通也。諸韻書誤以爲福、偪同音共義,合爲一,蓋未詳毛詩、儀禮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詩,福皆讀偪,與偪義不相通也。韻會職韻逼字註云,通作福。字彙福與逼同,尤非。

『善』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蟺。 《說文》吉也。 《玉篇》大也。 《廣韻》良也,佳也。 《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  又《詩·鄘風》女子善懷。 《箋》善,猶多也。 《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 《註》善謂多于前。  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 《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  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  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疏》善猶解也。  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  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  又與單通。 《前漢·匈奴傳》單于曰善于。  又《廣韻》姓也。 《呂氏春秋》善卷,堯師。  又《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 《毛氏曰》凡善惡之善則上聲,彼善而善之則去聲。 《孟子》王如善之是也。○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善字俱無去聲。  又《正字通》與人交讙曰友善。 《史記·刺客傳》田光曰:所善荊卿可使也。  又與膳通。 《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集韻》或作嬗。

『淫』

《唐韻》余箴切《集韻》《韻會》《正韻》夷針切,𠀤音霪。 《說文》浸淫,隨理也。 《徐曰》隨其脈理而浸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善防者,水淫之。 《註》謂以淤泥淫液,使厚也。  又放也。 《禮·哀公問》淫德不倦。  又貪也。 《禮·樂記》聲淫及商。  又溢也,過也。 《書·大禹謨》罔淫于樂。  又甚也。 《列子·黃帝篇》黃帝曰:朕之過淫矣。  又大也。 《詩·周頌》旣有淫威。  又僭也。 《吳語》掩王東海,以淫名聞於天子。  又久也。 《晉語》底著滯淫。 《註》滯廢淫久也。  又邪也。 《禮·王制》志淫好僻。  又《禮·曲禮》毋淫視。 《疏》謂流移也。  又《小爾雅》男女不以禮交,謂之淫。  又歲星失次亦曰淫。 《左傳·襄二十八年》歲在星紀,而淫于元枵。  又淫淫,去遠貌。 《揚雄·羽獵賦》淫淫與與。 《註》往來之貌。  又水名。 《淮南子·覽冥訓》女媧氏積蘆灰以止淫水。 《註》平地出水爲淫。  又泉名。 《王子年·拾遺記》日南之南,有淫泉之浦。  又樹名。 《採蘭雜志》遜頓國有淫樹。  又魚名。 《淮南子·釋山訓》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巴東有淫預堆。 《古歌》淫預大如馬。今作灩澦。  又讀作涅。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湅帛,淫之以蜃。 《註》淫當爲涅。  又讀作瑤。 《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 《註》淫音遙,與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