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既有福,又聪明。
指既有福,又聪明。
梁实秋《了生死》:“由于他们的参禅看教,福慧双修。”
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姓。
聪明,有才智:聪~。智~。颖~。~黠(聪明而狡猾)。~心。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偶,与“单”相对:~数。~号。 加倍的:~料。~份。 姓。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剪或削:~剪。 兴建,建造:~建。~筑。 编纂,撰写:~书。~史。~纂。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长(cháng ),高:~长。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姓。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 《禮·祭統》福者,備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書·洪範》嚮用五福。 又《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 《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穀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猶同也。 《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隂藏。 《薛註》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隂時則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閩中郡,𨻰立閩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壽。 又《集韻》《韻會》𠀤敷救切,音副。藏也。 《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 《註》徐廣讀。 又叶筆力切,音偪。 《詩·大雅》自求多福。 《儀禮·士冠禮》介爾景福。俱叶上德字。 《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說文从示畐聲。賈誼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權,以福天子。乃偪譌爲福,非福與偪通也。諸韻書誤以爲福、偪同音共義,合爲一,蓋未詳毛詩、儀禮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詩,福皆讀偪,與偪義不相通也。韻會職韻逼字註云,通作福。字彙福與逼同,尤非。
『慧』《唐韻》《集韻》《正韻》𠀤胡桂切,音惠。 《說文》儇也。从心彗聲。 《徐曰》儇,敏也。 《廣韻》解也。 《增韻》性解也。姸黠也。 又了也,智也。 又《諡法》柔質受諫曰慧。 又通作惠。 《列子·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 《前漢·昌邑王傳》淸狂不惠。 《陸機·弔魏武文》知惠不能去其惡。𠀤與慧同。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 《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𠀤音䉶。 《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 《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又《玉篇》兩也。 《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又《玉篇》偶也。 《詩·齊風》冠綏雙止。 《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又獸名。 《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 《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又鳥名。 《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 《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又《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又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又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又《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又叶所終反。 《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修』《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𠀤音羞。飭也。 又飾也,葺理也。 《書·禹貢》六府孔修。 又古之聞人曰前修。 《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註》蹇修,古良媒。 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 又長也。 《詩·小雅》四牡修廣。 又與卣通。 《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又叶詢趨切,音須。 《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