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困覆车


   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n kùn fù chē
成语注音 ㄑ一ㄣˊ ㄎㄨㄣˋ ㄈㄨˋ ㄔㄜ
成语简拼 qkfc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禽困覆車
成语英文 Despair gives courage to a coward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成语示例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成语典故

与“困兽犹斗”的意思相近。《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裴骃《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 连动 禽兽在困急之中也能触覆车辆。比喻逼人太甚,会招来反抗,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用于告诫人不要逼人太甚。 →困兽犹斗 穷鼠啮狸 ?坐以待毙 束手就擒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擒”:“不~二毛。” 姓。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处境困苦危险)。~处(chǔ)。~居。~扰。~境。~窘。~知勉行。~兽犹斗。 穷苦、艰难:~苦。~难。 包围:~守。围~。 疲乏:~乏。~倦。~顿。 想睡,睡:~人。~觉(jiào)。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 同“复”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 用水车打水:~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 姓。

象棋棋子之一。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禽』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𠀤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 《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 《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 《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

『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𨷖,况國相乎。  又叶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覆』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𠀤音蝮。 《玉篇》反覆也。 《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 《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  又倒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書·胤征》顚覆厥德。  又敗也。 《中庸》傾者覆之。 《綱目集覽》覆,軍敗也。  又中覆。 《前漢·馮唐傳》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 《註》覆謂覆白之也。  又射覆。 《前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 《註》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又與復同。 《易·乾卦》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又《集韻》方六切,音福。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詳察曰覆。 《唐書·鄧景山傳》檢覆私隱。  又《廣韻》敷救切,音與宥韻副同。 《說文》蓋也。 《詩·大雅》鳥覆翼之。 《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聲。伏兵曰覆。 《左傳·隱九年》君爲三覆以待之。  又《類篇》匹北切,音𠣾。義同。  又《韻補》筆力切,叶音逼。 《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