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ǐng gōng rèn zhí
成语注音 ㄅ一ㄥˇ ㄍㄨㄥ ㄖㄣˋ ㄓˊ
成语简拼 bgrz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成语典故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并列 内心公正,办事正直。明·张居正《答郑范溪书》:“公但自信此心~,纷纷之言,不足为意。”△褒义。多用于道义方面。→秉公无私 秉公灭私秉正无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着,持:~烛。 掌握、主持:~正。~公。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姓。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雄性的:~母。~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姓。

相信,信赖:信~。 使用,给予职务:~命。~人唯贤。 负担,担当:担~。~课。 职务:就~。到~。~重道远。 由着,听凭:~凭。~性。~意。~从。~随。听~。放~自流。听之~之。 不论,无论:~何。~人皆知。

中国古代女子爵位名。 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 姓。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秉』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禾盈把也。 《詩·小雅》彼有遺秉。 《疏》秉,把也。 《禮·聘禮》四秉曰筥。 《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米數。 《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又《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𢿘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又執持也。 《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 《詩·大雅》民之秉彝。 《書·君奭》秉德明恤。  又去聲,陂病切。與柄同。 《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 《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又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𥝐字重出。𢿘字原从𡝤从殳。

『公』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工。 《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 《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 《徐曰》會意。 《爾雅·釋言》無私也。 《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 《註》公猶共也。  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 《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又三公官名。 《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又官所曰公。 《詩·召南》退食自公。  又父曰公。 《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 《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又婦謂舅曰公。 《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又尊稱曰公。 《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又相呼曰公。 《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又事也。 《詩·召南》夙夜在公。 《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又星名。 《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又姓。 《韻會》漢有公儉。  又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又與功通。 《詩·小雅》以奏膚公。 《大雅》王公伊濯。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任』

《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𠀤音壬。誠篤也。 《詩·邶風》仲氏任只。 《鄭箋》以恩相信曰任。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任,信於友道。  又《廣韻》堪也。 《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註》言誰堪此憂思也。  又當也。 《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  又負也,擔也。 《詩·小雅》我任我輦。 《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  又姓。大任,文王之母。  又薛國之姓。 《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 《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鴆切,壬去聲。克也,用也。  又所負也。 《論語》仁以爲已任。  又事也。 《周禮·夏官》施貢分職,以任邦國。 《註》事以其力之所堪。  又與妊姙同。 《史記·鄒陽傳註》紂刳任者,觀其胎產。  又《方書》督脈屬陽,循𤔔而上,至鼻。任衇屬隂,循膈而上,至咽。女子二十,任衇通,則有子。  又《書·舜典》而難任人。 《註》言拒絕佞人。本作壬,與巧言孔壬之壬同。譌作任。

『直』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𠀤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强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𤣥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从𠃊从十目。𠃊,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