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帐,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帐,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核计,计数:~草。~盘。~式。~账。~术。~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预~。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子。~幕。~篷。蚊~。青纱~。 同“账”。
《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𠀤音鰌。金行之時。 《爾雅·釋天》秋爲白藏。 《註》氣白而收藏也。 《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又《說文》禾穀熟也。 《禮·月令》孟夏麥秋至。 《𨻰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 《書·盤庚》乃亦有秋。 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 《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 《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又九月爲三秋。 《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又四秋。 《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又《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又秋秋,馬騰驤貌。 《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又《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 《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又春秋,魯史名。 又大長秋,皇后官名。 《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 《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又姓。 又七遙切,音鍫。 《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又《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又楚俱切,音蒭。 《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后』《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𠀤音後。 《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 《書·仲虺之誥》徯我后。 《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禮·檀弓》夏后氏堲周。 《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 《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 《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又諸侯亦稱后。 《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后。 《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 《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又《畢命》三后協心。 《註》謂周公君𨻰畢公也。 又《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 《傳》后土,社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 《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 《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 《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又與後通。 《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音𠋫。義同。 又叶後五切,音戸。 《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 《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音厚。 《說文》遲也。从彳幺夂者,後也。 《徐鍇曰》幺,猶𦌾躓之也。 《玉篇》前後也。 《廣韻》先後也。 《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又後嗣也。 《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 《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 《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又《集韻》亦姓。 又《韻會》然後,語辭。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𠀤厚去聲。 《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 《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 《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又《詩·大雅》予曰有先後。 《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又《廣雅》娣姒,先後也。 《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 《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又叶後五切,胡上聲。 《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算』《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𠀤音篹。 《海篇》酸上聲。 《廣韻》物數也。 《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 《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 《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 《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 又《集韻》緒纂切,又須兗切,音選。義𠀤同。 又竹器。 《史記·鄭莊傳》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 《註》徐廣曰:算,竹器。 又《集韻》《正韻》𠀤蘇貫切,音蒜。計歷數者也。 《世本》黃帝時隷首作算數。 《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 又《藝文志》曆家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 《後漢·馬嚴傳註》《劉𡽪·九章算術》: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廣第四,商功第五,均輸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 又投壷較射,數勝負之籌曰算。 《儀禮·鄕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 《周禮·春官》《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 《註》謂設算於中,以待射時而取之,中則釋之。 《禮·投壷》二算爲純,一算爲奇。 《註》純,全也。二算合爲一,全也。一算謂不滿純者。算之多少視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矢,亦四算也。 又籌畫也。 《揚子·法言》爲國不廸其法,望其效,譬諸算乎。 《註》欲治而不用先王之法,猶無財運算,無益于富也。 又智也。 《列子·力命篇》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算之所亡若何。 《註》算,猶智也。 又與筴同。 《儀禮·旣夕》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算。 《註》古文算皆爲筴。 又叶音訕。 《陸機·擬良宴詩》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 《集韻》或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