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盟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n jìn zhī méng
成语注音 ㄑ一ㄣˊ ㄐ一ㄣˋ ㄓ ㄇㄥˊ
成语简拼 qjz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秦晉之盟
成语英文 a lifelong alliance by marriage
成语俄文 установить родственные связи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晋之盟,则唯命是听。”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


成语典故

同“秦晋之好”。《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 晋之盟,则唯命是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中国朝代名:~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进:~级。~升。~谒(进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剧。 中国朝代名:西~。东~。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 指结拜弟兄:~兄。~弟。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发(誓):~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秦』

《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𠀤音螓。國名。 《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 《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 《疏》今秦亭,秦谷也。 《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 《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又三秦。 《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又大秦國。 《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又《說文》一曰秦,禾名。  又叶慈良切,音牆。 《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盟』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𠀤音明。 《釋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 《類篇》誓約也。  又信也。 《書·呂𠛬》罔中于信,以覆詛盟。 《周禮·春官·盟祝》註:盟詛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 《疏》盟者,盟將來。詛者,詛往過。 《春秋·正義》凡盟禮,殺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違,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 《禮·曲禮》涖牲曰盟。 《疏》割牲左耳,盛以珠盤。  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爲盟書。書成,乃歃血讀書。  又盟府,司盟之官也。 《左傳·僖五年》藏於盟府。  又《集韻》武永切,明上聲。義同。  又《集韻》眉病切,明去聲。 《莊子·齊物論》其留如詛盟。郭象讀。  又《字彙補》謨耕切,音萌。義同䀅。徐邈讀。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更切。與孟通。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註》盟,今盟津。河內邑名。 《史記·周本紀》武王東觀兵於盟津。 《書·禹貢》作孟津。  又澤名。 《前漢·地理志》道荷澤,被盟豬。 《註》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 《書·禹貢》作孟豬。  又叶莫郞切,音茫。 《詩·小雅》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史記·序傳》殺鮮放度,周公爲盟。大任十子,周以宗疆。  又叶莫浪切,茫去聲。 《黃庭經》十讀四拜朝太上,先謁太帝後北向。黃庭內經玉書暢,授者曰師受者盟。 《說文》本作𧖸,从血。篆作𥂗。 《字彙》俗通从皿,故附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