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序。 古代官吏的俸禄:“官人益~,庶人益禄”。 古代官职级别:委之常~。贬~三等。 十年:七~寿辰。
次第:顺~。秩~。次~。工~。程~。~数。 排列次第:~次。~列。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言。~跋。~曲。~幕。~论。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 指季节:四~。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 形状像井的:天~。油~。 整齐,有秩序:~然。~~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对,是:~否。不~。不以为~。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这样,如此:当~。~后。~则。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古同“燃”。
《廣韻》直一切《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𠀤音姪。 《廣韻》次也,常也,序也。 《書·堯典》平秩東作。 《傳》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 《舜典》望秩于山川。 《傳》如其秩次望祭之。 又《增韻》職也,官也,整也。 《周禮·天官·官伯》行其秩敘。 《註》秩,祿廩也。 《疏》謂依班秩受祿。 《左傳·文六年》委之常秩。 《註》常秩,官司之常職。 又《爾雅·釋訓》秩秩,智也。 《註》智慮深長。 又《爾雅·釋訓》秩秩,淸也。 《註》德音淸泠。 《詩·大雅》德音秩秩。 《箋》敎令淸明也。 又《詩·小雅》秩秩斯干。 《註》流行貌。 《箋》流出無極巳也。 又《詩·小雅》左右秩秩。 《註》秩秩然肅敬也。 又官名。 《書·舜典》汝作秩宗。 《疏》主郊廟之官,序鬼神尊𤰞。 《後漢·百官志》鄕置有秩,三老遊徼。 《註》有秩,郡所置。秩百石,掌一鄕人。 《風俗通》卽田閒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 又姓。 《字彙》伊秩,複姓。 又十年爲一秩。 《容齋隨筆》白公詩云: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又云: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是時年六十二,元日詩也。 又《韻會》毛氏曰:从禾,形也。从失,聲也。本再生稻,刈而重出,後先相繼,故借爲秩序字。○按《說文》秩訓積也。引《詩》䆅之秩秩。今《詩》無此句,不取。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爾雅·釋鳥》秩秩,海雉。 《註》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施乾讀。 又叶徒結切,音迭。 《張衡·東京賦》元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 又叶直詈切,音緻。 《何晏·景福殿賦》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𨻰,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 《註》二,而至切。比,毗至切。秩,直詈切。
『序』《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緒。 《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 《註》所以序別內外。 《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 《集韻》或作㘧䦽。 又《玉篇》學也。 《禮·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 《註》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 又《明堂位》夏后氏之序也。 《孟子》殷曰序。 又《玉篇》長幼也。 《孟子》長幼有序。 又《廣雅》次也。 《詩·大雅》序賔以賢。 《箋》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四時祭祀之序事。 《註》次序之時。 又姓。 《禮·射義》序點揚觶。 《疏》序氏點名也。 又《韻會》敘,通作序。 《爾雅·序疏》敘𨻰此經之旨。孔子作書序,子夏作詩序,故郭氏亦謂之序。 又與緒通。 《韓愈·貞曜先生墓誌銘》端序則見長而愈騫。
『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 《釋名》井,淸也。 《廣雅》深也。易有井卦。 《世本》伯益作井。 《汲冡周書》黃帝作井。 《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 《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 《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 《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 《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 《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 《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 《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漢有井丹。 又藻井。 《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 《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 《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𠛬通用。 《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
『然』《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如延切,音䔳。 《說文》燒也。 《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 《孟子》若火之始然。 《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 《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 《集韻》通作䕼。 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又《廣韻》語助。 《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 《註》然之言焉也。 又《廣韻》如也。 《詩·邶風》惠然肯來。 《禮·檀弓》貿貿然來。 又承上接下語。 《禮·曲禮》然後客坐。 又《檀弓》然則盍行乎。 《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又《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 《註》然猶而也。 又果然,獸名。 《周禮·春官·巾車》然。𧜀髤飾。 《註》然,果然也。◎按埤雅作𤡮。詳犬部𤡮字註。 又率然,蛇名。 《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連然,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又燕然,山名。 《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又姓。 《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又叶而鄰切,音人。 《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 《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