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 中国 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人民日报》1981.4.25:“优秀的演员……用特有的程式动作来表现人物
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 中国 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人民日报》1981.4.25:“优秀的演员……用特有的程式动作来表现人物
规矩,法式:~式。~序。章~。规~。 进展,限度:~度。进~。日~。过~。 道路的段落:路~。行(xíng )~。里~。启~。前~。 衡量,考核:计日~功。 姓。
物体外形的样子:~样。样~。 特定的规格:格~。程~。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阅兵~。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算~。公~。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命令~。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使开始发生:发~。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非静止的:~画。 可变的:~产。 行为:举~。~作。 常常:~辄得咎。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从事,做工:工~。~息。~业。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创造:创~。写~。~曲。~者。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同“做”。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𠀤音呈。 《說文》品也。十髮爲程,十程爲分,十分爲寸。 《徐曰》程者,權衡斗斛律曆也。 《荀子·致仕篇》程者,物之準也。 《註》程,度量之總名。 《禮·月令》按度程。 《註》度爲制大小,程謂器所容。 《疏》容受多少。 又《廣韻》期也,式也,限也。 《增韻》量也,銓也,課也。 《禮·儒行》引重鼎不程其力。 《前漢·高帝紀》張蒼定章程。 又《𠛬法志》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 《註》縣,稱也。石,百二十斤也。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爲程。 又《東方朔傳》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 又驛程,道里也。 又示也。 《張衡·南都賦》致飾程蠱。 又秦人謂豹曰程。 《莊子·秋水篇》靑寧生程,程生馬。 《註》程,豹也。 又地名。 《帝王世紀》文王居程,徙都豐。 《後漢·郡國志》𨿅陽有上程聚。 《註》古程國,重黎之後,伯休甫之國名。 又姓。出廣平安定。二望,本顓頊重黎之後,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爲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爲氏,與司馬氏同。 又叶促良切,音長。 《張籍·祭韓愈詩》公比欲爲書,遺約有條章。令我署其末,以爲後事程。
『式』《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 《說文》法也。 《韻會》爲法也。 《書·說命》百官承式。 《微子之命》萬邦作式。 《詩·大雅》式是南邦。 又《韻會》取法也。 《詩·大雅》古訓是式。 《後漢·崔寔傳》師五帝而式三王。 又《廣韻》用也。 《詩·大雅》維此良人,作爲式穀。 《箋》式,用也。賢者在位,則用其善道。 又《廣韻》度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 《註》式謂用財之節度。 又《增韻》制也。 《前漢·宣帝紀》樞機周密,品式備具。 又《增韻》㨾也。 又車前木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 《疏》式謂人所憑依而式敬,故名此木爲式也。 又《廣韻》敬也。 《韻會》乗而俛首致恭曰式。義取憑式也。 《書·武成》式商容閭。 《疏》式,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乗,有所敬,則俛而憑式,遂以式爲敬名。 又發語辭。 《詩·邶風》式微式微。 《箋》式,發聲也。 又式道𠋫,官名。 《前漢·百官表》式道左右中𠋫。 《註》應劭曰:式道凡三𠋫,車駕出還,式道𠋫持麾至宮門,門乃開,師古曰:式,表也。 又姓。 《姓譜》見《姓苑》。 又與栻通。 《史記·日者傳》分策定卦,旋式正棊。 《註》索隱曰:式卽栻也,旋轉也。 又《集韻》惕德切,音忒。惡也。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占文也。古者大出師,則太師主抱式。 又《韻補》叶式吏切,音試。 《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後式。旣愆爾止,靡明靡晦。 又叶施灼切,音鑠。 《蘇軾·司馬溫公銘》二聖忘巳,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作』《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 《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 《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 《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 《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 《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 《禮·內則》魚曰作之。 《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 《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 《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 《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 《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集韻》作古作𢓓。註詳人部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