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如清风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ù rú qīng fēng
成语注音 ㄇㄨˋ ㄖㄨˊ ㄑ一ㄥ ㄈㄥ
成语简拼 mrqf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穆如清風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成语示例


南朝·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成语典故

《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穆:美。意谓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也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柔和清朗。 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 主谓 穆,美。形容和美得如同清风吹拂万物生长。语出《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南朝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褒义。多用于为政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温和;~清(a.清平;b.指上天)。~如清风。 恭敬:严肃:肃~。静~。 古同“默”,沉默。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 姓。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单纯不杂:~唱。~茶。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详细登记:~册。~单。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平。~泰。~和。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 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穆』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正韻》莫卜切,𠀤音目。 《說文》禾也。  又《廣韻》美也。 《詩·大雅》穆穆文王。 《爾雅·釋詁》穆穆,美也。 《疏》語言容止之美盛。  又《釋訓》穆穆,敬也。 《註》容儀敬謹也。  又多也。 《禮·曲禮》天子穆穆。 《疏》穆穆,威議多貌。  又《廣韻》和也。 《詩·大雅》穆如淸風。 《箋》和也。  又《廣韻》厚也,淸也。  又悅也。 《管子·君臣篇》穆君之色。  又昭穆,廟序也。一世昭,二世穆。 《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 《註》穆,子姓也。 《疏》父昭,子穆。姓,生也。是昭穆所生謂子孫。  又《諡法》布德執義,中情見貌𠀤曰穆。  又姓。漢有穆生。  又與睦同。 《趙岐·孟子註》君臣集穆。  又通作繆。 《禮·大傳》序以昭繆。 《註》與穆同。  又《前漢·東方朔傳》於是吳王穆然。 《註》張晏曰:穆音默。師古曰:穆然,靜思貌。  又叶莫筆切。 《苟子賦論篇》湣湣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