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掘门


   掘:通“窟”,土屋。荒僻的里巷,简陋的土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óng xiàng jué mén
成语注音 ㄑㄩㄥˊ ㄒ一ㄤˋ ㄐㄩㄝˊ ㄇㄣˊ
成语简拼 qxjm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窮巷掘門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掘:通“窟”,土屋。荒僻的里巷,简陋的土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惓枢之土耳。”


成语典故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惓枢之土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胡同,里弄:小~。陋~。穷~。~陌(街道)。~战(在城市街巷里进行的战斗)。穷街陋~。

〔~道〕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 义同(一)。

刨,挖:~土。~井。~进。发~。挖~。 古同“崛”,崛起。 古同“倔”,倔强。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巷』

《唐韻》胡絳切《集韻》《正韻》戸降切,𠀤學去聲。 《說文》里中道。从邑,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 《廣韻》街巷也。 《增韻》直曰街,曲曰巷。 《詩·鄭風》巷無居人。 《註》里塗也。  又《增韻》宮中長廡相通,曰永巷。 《列女傳》周宣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 《三輔黃圖》永巷,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爲掖庭,置獄焉。  又《增韻》永巷,天子公侯通稱。 《唐書·郭子儀傳》宅居親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  又巷伯,奄官。 《詩·小雅·巷伯箋》巷伯,奄官。掌王后之命,於宮中爲近,故謂之巷伯。  又與衖通。 《玉篇》衖亦作巷。 《韻會》三蒼云:街,交道也。衖,宮中別道也。 《屈原·離騷》五子用失乎家衖。  又《韻會》一作閧。 《揚子·學行篇》一閧之市。  又叶胡貢切,紅去聲。 《詩·鄭風》俟我乎巷兮,侮予不送兮。

『掘』

《唐韻》衢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勿切,𠀤音倔。 《說文》搰也。 《孟子》有爲者辟若掘井。  又與堀通。突也。 《詩·曹風》蜉蝣掘閱。 《疏》此蟲土裏化生,其掘地而出,形容鮮閱也。  又特起貌。 《揚雄·甘泉賦》洪臺掘其獨出兮。 《註》亦作崛 又盡也。 《揚子·太玄經》掘變極物窮情。 《註》盡變動之事,以窮萬物之情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其月切,音橜。穿也。 《易·繫辭》掘地爲臼。  又或作闕。 《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又《集韻》胡骨切,音鶻。義同。  又苦骨切,音窟。揚也。  又與窟通。 《戰國策》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 《註》掘即窟。古字通。  又《韻會》《正韻》𠀤五忽切。與兀通。 《莊子·田子方》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又《韻補》叶敕律切,音黜。 《韓愈詩》遺我一言重,跽受惕齊栗。辭慳義卓闊,呀豁疾掊掘。  又《史記·貨殖傳》田農掘業。 《註》徐廣曰:古拙字亦作掘。或作撅。  又作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