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óng yuán shī mù
成语注音 ㄑㄩㄥˊ ㄩㄢˊ ㄕ ㄇㄨˋ
成语简拼 qys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窮猨失木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比喻人漂泊流浪。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


成语典故

比喻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唐.杜甫《寄杜位》诗:“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参见“穷猿奔林”。 主谓 走投无路的猿猴失去栖身的树木。比喻人失去安身立命之所,陷入困境,或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所依托。语出唐·杜甫《寄杜位》:“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例]惟一的亲人去世之后,这个孩子像~,无依无靠。△用以描写处境困难。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猴。~人。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违背:~约。~信。 找不着:迷~方向。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没有达到:~望。~意。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改变常态:惊慌~色。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棺材:棺~。 质朴:~讷(朴实迟钝)。 呆笨:~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猿』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玉篇》俗猨字。 《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室。得之反。 《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 《書·泰誓》時哉弗可失。 《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弋質切。與𨓜同。 《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卜切,音沐。 《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 《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說卦傳》𢁉爲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卽𢁉順之謂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木,柷敔也。  又質樸。 《論語》剛毅木訥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漢·周勃傳》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又姓。 《統譜》漢木仁,晉木華。  又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又複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馬融·廣成頌》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韻會》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