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见“坚壁清野”。何长工《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帮助地方~,参加群众减租减息斗争。”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亏欠:亏~。
古同“孔”,洞。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教~。会客~。温~。引狼入~。 家,家族:皇~。女有家,男有~。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继~。 刀剑的鞘。 墓穴。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 单纯不杂:~唱。~茶。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 详细登记:~册。~单。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 太平,不乱:~平。~泰。~和。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 姓。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 界限,范围:分~。视~。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𠀤音崆。空虛也。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 《詩·小雅》在彼空谷。 《傳》大也。 又盡也。 《爾雅·釋詁》空,盡也。 《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 《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 《註》空澤,宋地。 《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 《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 《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 《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 《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 《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又官名。 《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 《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 《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 《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 《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 《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𠀤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 《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 《大宛傳》張騫鑿空。 《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 《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 《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貢切,音控。窮也。 《詩·小雅》不宜空我師。 《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 《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 《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 《註》空猶虛中也。 又叶枯江切。 《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叶枯良切。 《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失。 《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 《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𨺓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 《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又宗廟曰世室。 《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 《註》世室,宗廟也。 又夫以婦爲室。 《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又營室,星名。 《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又壙穴。 《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又姓。 《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 《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集韻》居也。 《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又叶書藥切,音爍。 《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野』《唐韻》羊者切《集韻》《韻會》《正韻》以者切,𠀤音也。 《說文》郊外也。 《易·同人》同人于野,亨。 《疏》野,是廣遠之處。 《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 《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又《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 《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又《周禮·秋官》縣士掌野。 《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又《韻會》朴野。 《論語》質勝文則野。 《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 《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又官名。 《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𡨥各保其徵。 《註》野司𡨥,縣士也。 《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 《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又地名。 《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 《傳》猪野,地名。 《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 《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又《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 《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又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藪名。 《書·禹貢》大野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又東野,複姓。 《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又《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註》野馬者,遊氣也。 又《博雅》野雞,雉也。 又《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𠀤與墅同。 《集韻》田廬也。 《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又《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又《韻補》叶賞呂切,音暑。 《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 《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又叶烏果切,倭上聲。 《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又叶常御切,音樹。 《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