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其表


   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ōng yǒu qí biǎo
成语简拼 kyqb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君有胆力,故来一窥梗概,不谓~,直一无胆懦夫耳。 清·沈起凤《谐铎?镜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成语典故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亏欠:亏~。

古同“孔”,洞。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郦食(yì)~〕中国汉代人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 树梢: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空』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𠀤音崆。空虛也。 《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 《詩·小雅》在彼空谷。 《傳》大也。  又盡也。 《爾雅·釋詁》空,盡也。 《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 《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 《註》空澤,宋地。 《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 《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 《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 《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 《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 《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 《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又官名。 《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 《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 《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 《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 《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 《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𠀤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 《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 《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 《大宛傳》張騫鑿空。 《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 《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 《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貢切,音控。窮也。 《詩·小雅》不宜空我師。 《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 《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 《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 《註》空猶虛中也。  又叶枯江切。 《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叶枯良切。 《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其』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碁。 《韻會》指物之辭。 《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 《詩·大雅》其在于今。  又助語辭。 《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 《詩·周南》灼灼其華。 《玉篇》辭也。  又姓。 《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姬。 《韻會》語辭。 《書·微子》若之何其。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人名。 《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𨻰留高陽人也。 《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 《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又山名。 《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 《註》其音基,山名。 《廣韻》在琅邪。  又地名。 《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 《正韻》吉器切,𠀤音寄。 《韻會》語已辭。 《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 《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又通已。 《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又《韻會》或作忌。 《詩·鄭風》叔善射忌。

『表』

《唐韻》陂矯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小切,𠀤音䔸。 《說文》表,上衣也。 《玉篇》衣外也。  又外也。 《書·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  又表異。 《書·畢命》表厥宅里。 《傳》表異其宅里。  又標也。 《晉語》置茅蕝,設望表。 《註》謂立木以爲表,表其位也。  又箋表。 《釋名》下言於上曰表。 《蔡邕·獨斷》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下言臣某,誠惶誠恐,頓首。  又《韻會》杪也,末也。  又表表,偉也。  又地名。 《晉書·地理志》表氏縣,屬酒泉郡。  又姓。 《通志·氏族略》表氏,見《姓苑》。 《正字通》明有表貢。  又《集韻》俾小切,音褾。義同。  又𤰞遙切,音飇。識也。  又《韻補》博舉切。 《前漢·班固敘傳》春秋之占,咎徵是舉。告往知來,王事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