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指麾


   麾:通“挥”,指挥。指边笑边谈,边调度指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ào yǔ zhǐ huī
成语注音 ㄒ一ㄠˋ ㄩˇ ㄓˇ ㄏㄨㄟ
成语简拼 xyzh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笑語指麾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麾:通“挥”,指挥。指边笑边谈,边调度指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


成语典故

谓一面谈笑,一面指挥调度。唐韩 愈《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语指麾。” 其他 一边谈笑,一边指挥。唐·韩愈《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公牒盈前,~。”△多用于情状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说:细~。低~。

告诉:不以~人。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 意向针对:~标。~定。 古同“旨”,意义,目的。

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下。 指挥:~军前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笑』

《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肖。 《廣韻》欣也,喜也。 《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又嗤也,哂也。 《易·萃卦》一握爲笑。 《詩·邶風》顧我則笑。 《毛傳》侮之也。 《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註》小笑貌。  又獸名。 《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又《韻補》思邀切。 《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 《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 《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又入宥韻,音秀。 《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或作咲。 《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亦省作关。 《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

『指』

《唐韻》職雉切《集韻》《韻會》軫視切,𠀤音旨。 《說文》手指也。 《易·說卦》艮爲指。 《疏》取其執止物也。 《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 《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又《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 《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又《廣韻》斥也。 《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又示也。 《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 《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又《增韻》指麾也。 《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 《註》指事使人也。 《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 《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又直指,官名。 《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又與旨恉通。意向也。 《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 《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又歸趣也。 《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 《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又美也。 《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 《集韻》或从月作脂。

『麾』

《廣韻》許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吁爲切,𠀤音撝。 《玉篇》旌旗之屬,所以指麾也。 《周禮·春官·巾車》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 《註》大麾,其色黑,夏后氏所建,以四時田獵者也。  又或作戲。 《史記·項羽本紀》諸侯罷戲下。 《註》戲,大將之旗。  又與撝同。以手指麾也。 《書·牧誓》右秉白旄以麾。 《詩·小雅》麾之以肱,畢來旣升。 《荀子·成相篇》呂尚招麾殷民懷。 《註》招麾,指麾也。  又快也。 《禮·禮器》祭禮不麾蚤。 《註》麾之言快也。祭有常時,不以先時爲快也。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以旌旗示之曰麾。  又《集韻》况僞切,音齂。招也。 《左傳·隱十三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註》麾,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