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嘴笨腮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èn zuǐ bèn sāi
成语注音 ㄅㄣˋ ㄗㄨㄟˇ ㄅㄣˋ ㄙㄞ
成语简拼 bzb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笨嘴笨顋
成语组合  ABA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我老汉笨嘴笨腮,说话颠三倒四,你听厌了吧?”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聪明:~人。~拙。~伯(➊傻瓜,愚蠢的人;➋肥大的人)。愚~。 不灵巧:嘴~。~口拙舌。~鸟先飞。 粗重,费力气的:~重。~活。粗~。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不聪明:~人。~拙。~伯(➊傻瓜,愚蠢的人;➋肥大的人)。愚~。 不灵巧:嘴~。~口拙舌。~鸟先飞。 粗重,费力气的:~重。~活。粗~。

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亦称“腮帮子”):~颊。~腺(两耳下部的唾液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笨』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音獖。竹裏也。一曰麤率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以人肥大,時人目爲笨伯。  又《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袞切,𠀤音本。義同。

『嘴』

《集韻》祖委切,音㭰。本作觜。與𠲿𠾋同。詳𠲿字註。

『笨』

《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𠀤音獖。竹裏也。一曰麤率也。 《晉書》豫章太守史疇,以人肥大,時人目爲笨伯。  又《廣韻》布忖切《集韻》《韻會》補袞切,𠀤音本。義同。

『腮』

《字彙》俗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