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禽槛兽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óng qín jiàn shòu
成语注音 ㄌㄨㄥˊ ㄑ一ㄣˊ ㄐ一ㄢˋ ㄕㄡˋ
成语简拼 lqj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籠禽檻獸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中鸟槛中兽。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佛》:“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成语典故

关闭在笼中之鸟兽。喻指不自由之身。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伟》:“既出郭,其心欣欣然,若笼禽槛兽之得逸,莫我如也。” 并列 关于笼中槛中的鸟兽。比喻失去自由的人。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薛伟》:“既出郭,其心欣欣然,若~之得逸,莫我如也。”△多用于形容被囚被困之人。→笼鸟池鱼 笼中之鸟 笼鸟槛猿 瓮中之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熏~。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鸟~。蝈蝈~。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牢~。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屉。蒸~。 泛指包络之物:~头。

较大的箱子:箱~。 遮盖,罩住:~罩。烟~雾罩。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擒”:“不~二毛。”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禽』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𠀤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 《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 《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 《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