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朱子语类》卷二七:“《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清.张南庄《何典》一○回:“〔活死人〕也将别后事情,粗枝大叶说与他听了。”也谓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曹禺《北京人》一幕:“我可是个粗枝大叶,有嘴无心的人。” 并列 原比喻概括简要。现多比喻做事马虎随便,不细心。叶辛《蹉跎岁月》:“秉性耿直,说话做事喜欢大刀阔斧的邵大山,尽管平时做事~,这会儿,也看出了女儿的心事。”△描写办事马虎。→粗心大意 ?谨小慎微 一丝不苟 精雕细刻。也作“粗株大叶”。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 颗粒大的:~沙子。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 略微:~略。~具规模。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 古同“支”,支持,分支。
古同“歧”,岔。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像叶子的:铁~。百~窗。 同“页”。 世代,时期:初~。末~。 姓。
和洽,合:~韵。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𠀤音麤。 《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 《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𠀤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𥼗。𥼗字原从米从鹿。
『枝』《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 《說文》木別生條也。 《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 《廣韻》枝柯也。 《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又散也。 《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又與支通。 《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又支持也。 《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 《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又干支亦作幹枝。 《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又手節曰枝。 《孟子》爲長者折枝。 《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又枝江,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又姓。 《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 《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字林》橫首枝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又與校通。 《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 《註》校,几足,古文爲枝。 與𣏽異。𣏽卽枚也。
『大』《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叶』《玉篇》古文協字。 《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又《集韻》同旪。 《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 《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又《正韻》同汁。 《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 《註》汁、叶同。 《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𠀤音枼。 《說文》草木之葉。 《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又世也。 《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又《博雅》聚也。 又書冊。 《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又姓。 《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又與䔾通。 《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 《註》古文葉爲䔾。 又式涉切,音攝。 《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又《韻補》叶,逆約切,音虐。 《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又叶於急切。 《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又《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 《韻會》或作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