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口駡人


   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茹素》:“古语两句甚好:寧可荤口念佛,莫将素口駡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茹素》:“古语两句甚好:寧可荤口念佛,莫将素口駡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本色,白色:~服。~丝。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 向来:~来。~常。~志。平~。 白,不付代价:~餐。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破裂的地方:~子。

用粗話、惡意的話侮辱或斥責別人。也作“罵”。《篇海類編•鳥獸類•馬部》:“駡,與罵同。” 增益。也作“䧞”。《方言》:‘䧞,益也。’郭璞音駡,謂增益也。《廣韻•禡韻》:‘䧞,增益也;又巧也。’此云‘飾䧞’,謂飾之益巧也。”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素』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𠀤音訴。 《說文》作𦃃,白緻繒也。从糸𠂹,取其澤也。 《九經字㨾》隷省作素。 《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 《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 《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 《禮·雜記》純以素。 《註》素,生帛也。  又《易·履卦》素履往旡咎。 《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又《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 《傳》素,象瑱。  又《詩·魏風》不素餐兮。 《傳》素,空也。  又《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 《註》凡物無飾曰素。  又《禮器》或素或靑。 《註》素,尙白。  又《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 《疏》素訓爲直。  又《楚語》夫謀必素。 《註》素,猶豫也。  又《博雅》素,本也。  又姓。 《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又《禮·中庸》素隱行怪。 《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又與傃通。 《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 《註》素、傃通,誠也。  又與嗉通。 《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 《註》索隱曰:素,嗉也。  又《韻補》叶孫租切。 《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𦃃自爲部,今倂入。𦃚,同。  又𦅪。

『口』

《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𠀤𡨥上聲。 《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易·頤卦》自求口食。 《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又戸口。 《孟子》數口之家。 《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又姓。 《唐韻》今同州有之。 《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又古口,複姓。 《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又壺口,山名。 《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又谷口,地名。 《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 《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又列口,縣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又《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 《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韻補》苦動切,音孔。 《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又叶康杜切,音苦。 《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彄。 《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駡』

《廣韻》莫霸切《集韻》《韻會》《正韻》莫駕切,𠀤音禡。 《玉篇》詈也。  又《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𠀤音馬。義同。 《正字通》按六書本作傌,通作𦋻,俗作罵。駡載馬部,罵別載网部,此字彙編次之誤,今仍之。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