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世通好


   累:连续。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多指国与国之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ěi shì tōng hǎo
成语简拼 lsth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累:连续。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多指国与国之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成语典故

《后汉书?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连及,连带:~及。牵~。拖~。

疲乏,过劳:劳~。~乏。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 姓。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友爱,和睦:友~。相~。 容易:~办。~使。~懂。 完成,完善:办~了。 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喜爱,与“恶”(wù 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累』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欙。 《玉篇》同纍。 《孟子》係累其子弟。 《趙註》係累猶縛結也。 《戰國策》係累吾民。 《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 《註》累、騰皆乗匹之名。 《集韻》𤜖,或作累。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𠀤音壘。 《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𠀤纍去聲。緣坐也。 《書·旅獒》終累大德。 《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 《禮·曲禮》爲大夫累之。 《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𠀤音欙。 《說文》綴得理也。 《禮·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  又《說文》一曰大索也。 《小爾雅》纍繘也。 《前漢·李廣傳》以劒斫絕纍。 《註》纍,索也。  又《玉篇》繫也。 《廣韻》係也。亦作縲。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 《註》纍,囚繫也。 《前漢·司馬遷傳》幽于纍紲。 《註》纍,係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 《釋文》纍,纏繞也。  又《詩·小雅》甘瓠纍之。 《註》纍,蔓也。  又《禮·玉藻》喪容纍纍。 《註》羸憊貌。  又《齊語》諸侯甲不解纍。 《註》纍,所以盛甲也。  又《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註》纍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又《前漢·郊祀志》秦巫𧙈社主巫保,族纍之屬。 《註》族纍,二神名。  又《前漢·揚雄傳》欽弔楚之湘纍。 《註》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纍。  又姓。 《廣韻》晉七輿大夫纍虎。  又《集韻》《正韻》𠀤魯猥切,音壘。㟪壘,山名。或作纍。  又《集韻》力僞切,音嫘。同累事相緣及也。

『世』

《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勢。代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又《論語》必世而後仁。 《註》三十年爲一世。 《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維摩經》大千世界。 《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又與生同。 《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 《註》世與生同。  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 《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 《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𠀍。

『通』

《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𠀤統平聲。 《說文》達也。 《正韻》徹也。 《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禮·學記》知類通達。  又亨也,順也。 《禮·儒行》上通而不困。 《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 《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暢也。 《爾雅》四時和爲通正。 《註》通,平暢也。  又總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 《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又開也。 《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 《註》謂更開置之也。  又𨻰也。 《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 《註》謂𨻰道之也。  又凡人往來交好曰通。 《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又《陸賈傳》剖符通使。  又書名。 《白虎通》班固著。 《風俗通》應劭著。  又書首末全曰通。 《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又凡物色純者謂之通。 《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 《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又通鼓。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 《前漢·𠛬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又《廣韻》州名。  又《韻會》馬矢曰通。 《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又《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湯。 《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好』

《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𠀤蒿上聲。美也,善也。 《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相善也。 《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又好會也。 《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 《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𠀤音耗。 《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 《詩·唐風》中心好之。  又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 《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又姓。見《纂文》。  又叶呼厚切,音吼。 《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又叶滂佩切,音配。 《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𡠜母姣而自好。  又叶呼𠋫切,音詬。 《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