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歌声婉转,如珍珠成串。
形容歌声婉转,如珍珠成串。
持觞临劝,~,闻所未闻,至今感悦也。 宋·孙觌《与庄宣教》
《礼记?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累累乎端如贯珠。”
形容圆润婉转,美妙动听的歌声。语本《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累累乎端如贯珠。”
〔~~〕①连续成串,如“果实~~”;②颓丧的样子,如“~~若丧家之犬”。 〔~赘〕①多余,不简洁,如“文字~~”;②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赘”均读轻声)。
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 连及,连带:~及。牵~。拖~。
疲乏,过劳:劳~。~乏。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着。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蚌。~宝。~花。夜明~。~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像珠子的东西:汗~。泪~。露~。
美,好:~语。~不可言。美~。~境。~处(chù)(①好的地点;②美妙的方面)。绝~。~趣横生。 奇巧,神奇:巧~。~计。~用。奥~。~笔生花。灵丹~药。 青春年少:~年。~龄。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 弯曲的地方:河~。 偏僻的地方:乡~。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 姓。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 歌的乐调:~调(diào)。~谱。异~同工。~高和(hè)寡。
《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欙。 《玉篇》同纍。 《孟子》係累其子弟。 《趙註》係累猶縛結也。 《戰國策》係累吾民。 《註》累、纍同。 又《禮·月令》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 《註》累、騰皆乗匹之名。 《集韻》𤜖,或作累。求子牛。 又《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正韻》魯猥切,𠀤音壘。 《類篇》絫,或作累。詳絫字註。 又《廣韻》良僞切《集韻》力僞切,𠀤纍去聲。緣坐也。 《書·旅獒》終累大德。 《左傳·隱十三年》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羊傳·桓二年》及者何累也。 又力果切,音倮。 《禮·曲禮》爲大夫累之。 《註》累,倮也。 又《集韻》力涉切,音獵。地名。鉅鹿下曲陽縣西南有肥累城。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𠀤音欙。 《說文》綴得理也。 《禮·樂記》纍纍乎端如貫珠。 又《說文》一曰大索也。 《小爾雅》纍繘也。 《前漢·李廣傳》以劒斫絕纍。 《註》纍,索也。 又《玉篇》繫也。 《廣韻》係也。亦作縲。 《左傳·僖三十三年》不以纍臣釁鼓。 《註》纍,囚繫也。 《前漢·司馬遷傳》幽于纍紲。 《註》纍,係也。 又《詩·周南》葛藟纍之。 《釋文》纍,纏繞也。 又《詩·小雅》甘瓠纍之。 《註》纍,蔓也。 又《禮·玉藻》喪容纍纍。 《註》羸憊貌。 又《齊語》諸侯甲不解纍。 《註》纍,所以盛甲也。 又《史記·孔子世家》纍纍若喪家之狗。 《註》纍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又《前漢·郊祀志》秦巫𧙈社主巫保,族纍之屬。 《註》族纍,二神名。 又《前漢·揚雄傳》欽弔楚之湘纍。 《註》李奇曰:不以罪死曰纍。 又姓。 《廣韻》晉七輿大夫纍虎。 又《集韻》《正韻》𠀤魯猥切,音壘。㟪壘,山名。或作纍。 又《集韻》力僞切,音嫘。同累事相緣及也。
『珠』《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𠀤音朱。 《說文》蚌之隂精。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災,是也。 《通雅》古有辟塵珠,辟寒珠,夜光照乗,大者徑寸,或出於龍魚異物腹中,非獨出於蚌也。陸佃云:龍珠在頷,蛇珠在口,魚珠在眼,鮫珠在皮,𪔀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 《沈懷遠·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爲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爲滑珠,滑珠之次爲磊砢珠,磊砢珠之次爲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爲稅珠,稅珠之次爲蔥珠。見續博物志。 《書·禹貢》淮夷𧓍珠曁魚。 《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又《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又《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𩶯𩶆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 《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 《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 《註》珠澤在越巂。 《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又木名。 《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 《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又連珠,文家篇名。 《傅𤣥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 《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又《韻補》叶音周。 《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妙』《廣韻》《集韻》《正韻》𠀤彌笑切,音廟。神妙也。 《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 《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又少年也。 《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又纖媚也。 《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 《漢·三老袁君𥓓》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𢆷。
『曲』《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𠀤音䱡。 《說文》象器受物之形。 《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 《疏》屈曲委細。 《書·洪範》木曰曲直。 《傳》木可以揉曲直。 又《詩·秦風》亂我心曲。 《傳》心曲,委曲也。 《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又《禮·中庸》其次致曲。 《註》曲,猶小小之事。 《朱註》一偏也。 又《說文》或說蠶簿。 《禮·月令》具曲植籧筐。 《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 《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 《註》葦簿爲曲也。 又樂曲。 《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姓。 《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 《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 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又《韻補》叶區聿切。 《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𥨥匿。 《玉篇》丘竹切,音麴。同𥶶。 《劉伶·酒德頌》枕麯籍糟。 又姓。晉人麯崇俗,著郊祀志十卷。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六切,音鞠。 《說文》酒母也。 《玉篇》麴蘖。 《釋名》麴,朽也。鬱之使衣生朽敗也。 《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又女麴,小麴也。見《齊民要術》。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 《註》麥麴,所以禦濕。 又通鞠。《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註黄桑之服。《釋文》鞠,云六反。如麴塵。《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 《揚子·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又姓。 《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𥶶字原刻从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