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地位显贵。同“纡朱曳紫”。
唐 白居易《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纡朱拖紫且开眉。”
亦作“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何必纡朱曳紫,服冕乘轺。”唐 白居易《岁暮寄微之》诗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纡朱拖紫且开眉。”明张居正《再辞恩命疏》:“纡朱拖紫,揖让人主之前;当轴秉衡,平章军国之重。” 并列 纡,系结、垂挂;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形容地位尊显。唐·白居易《岁暮寄微之》:“若并如今是全活,~且开眉。”△用于身居高位者。→纡金曳紫 纡朱怀金 垂朱拖紫。也作“纡朱曳紫”、“垂朱拖紫”。
弯曲,绕弯:~曲。~回。萦~。~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转而主动地降低身分,接近地位低的人)。 苦闷盘结胸中:~郁。~轸。 行动缓慢:~徐。~缓。 系,结。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姓。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 耷拉着:~着辫子。 延长时间:~延。~欠。~债。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a.道经;b.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台(神仙、帝王所居)。~气(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绶。~垣(皇宫)。~阙。~光阁。~禁城。~袍金带。 姓。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𠀤音珠。 《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又《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又朱赤,深纁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 《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又朱儒,短小之稱。 《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又姓。 《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又望出吳郡。 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拖』同拕。 《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 《註》拖,曳也。讀平聲。 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 《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 《論語》加朝服拖紳。 《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 《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又《廣韻》《集韻》𠀤吐邏切。牽車也。
『紫』《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𠀤音呰。 《說文》帛靑赤色。 《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郉昺疏》紫,北方閒色。 《又》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 又水名。 《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 《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同孳。 《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