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见“绿肥红瘦”。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春暮》:“~春暮,肠断桃源路。”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 细削,单薄:字小而~。 土地瘠薄:~瘠。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肉。~胖。~缺(指收入多的官职)。~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马轻裘。 土质含养分多的:~沃。~美(a.肥沃;b.肥壮、丰美)。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料。~力。 使田地增加养分:~田。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大。~瘦儿。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𠀤同𤸃。臞也。 又《集韻》疎鳩切,音𢯱。瘠也。 《揚子·太𤣥經》山殺瘦。
『肥』《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非切,音腓。 《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 《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 《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又《博雅》肥,盛也。 又《廣韻》肥腯。 《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 《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 《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又田有肥瘠。 《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又馬亦稱肥。 《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又饒裕也。 《易·遯卦》上九肥遯。 《疏》肥,饒裕也。 又幡名。 《吳語》建肥胡。 《註》肥胡,幡名。 又鳥名。 《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又蛇名。 《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𧔥。 《註》肥,𧔥,皆毒蟲也。 又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 《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 《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又水名。 《詩·衞風》我思肥泉。 《疏》肥泉,是衞水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合肥。 《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又縣名。 《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 《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又國名。 《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 《註》肥,白狄也。 又姓。 《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又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又《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 《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 《註》薄也。 又水名。肥者,通作淝。 《詩·衞風》我思肥泉。 《釋文》肥,或作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