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红粉:红色铅粉。青蛾:青色的娥眉。借称美人。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并列 红粉,指艳红的香粉。青蛾,青色的蛾眉。借指美人。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用于代指美女。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细末儿:~末。~剂。~尘。米~。花~。药~。漂白~。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香~。~墨登场。~黛。扑~。~霜。 用涂料抹刷:~刷。~饰。 使破碎,成为粉末:~碎。~身碎骨。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墙。~蝶。~连纸。~笔。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丝。凉~。~皮。~芡(qiàn)。米~肉。 浅红色:~色。~花。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黑色:~布。~线。~衫。~衣。 喻年轻:~年。~春。~工。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子。~眉。~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绿。飞~扑火。
古同“蚁”。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𠀤分上聲。 《篇海》米粉。 《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 《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 《註》豆屑也。 又《說文》傅面者也。 《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 又染之爲紅粉,後乃燒鉛爲粉。 《博物志》燒鉛成胡粉。 《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又《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 又煆石爲白灰,塗牆壁曰粉。 《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 《註》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爲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又竹名。 《閩部疏》粉竹舂絲,爲佳紙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苧。 又地名。 《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 《注》孟達爲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 《字彙補》粉,白飾也,从上聲。所以傳物曰粉,从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
『蛾』《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𠀤音莪。 《玉篇》蠶蛾也。 《韻會》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句曲如畫。 《爾雅·釋蟲》蛾羅。 《疏》此卽蠶蛹所變者也。 《埤雅》繭生蛾,蛾生卵。 《大戴禮》食桑者有絲而蛾。 《前漢·文帝紀》建昭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羣飛蔽日。 《師古註》蛾若今之蠶蛾類也。 又飛蛾。 《古今注》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又蛾眉。 《詩·衞風》螓首蛾眉。 《前漢·揚雄傳》知衆嫭之嫉妬兮,何必颺纍之蛾眉。 《師古註》蛾眉,影若蠶蛾眉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註》見《姓苑》。晉大夫蛾析之後,魏平東將軍蛾靑。 又影蛾,池名。 《三輔黃圖》影蛾池,武帝鑿池以玩月,使宮人乗舟弄月影。 又與俄同。 《前漢·外戚傳》孝成班偼伃,帝卽位,選入後宮,始爲小使,蛾而大幸。 《師古註》蛾、俄古字通用。 又《廣韻》魚倚切,艤上聲。與蟻同。 《禮·樂記》蛾子時述之。 《註》蛾,蚍蜉也。 《後漢·皇甫規傳》張角等皆著黃巾爲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爲蛾賊。 《註》卽蟻字。喻賊衆多,故以爲名。 又人名。 《左傳》蛾析。亦音魚綺切。 《爾雅》作䖸。 《集韻》本作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