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绫饼餤


   古代的一种珍贵的饼饵。以红綾裹之,故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唐 御膳以红綾饼餤为重。 昭宗 光化 中,放进士榜,得 裴格 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 曲江 ,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 卢延让 在其间。后入 蜀 为学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líng bǐng dàn
成语简拼 hlbd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珍贵的饼饵。以红綾裹之,故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唐 御膳以红綾饼餤为重。 昭宗 光化 中,放进士榜,得 裴格 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 曲江 ,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 卢延让 在其间。后入 蜀 为学士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唐御膳以红绫饼餤(音tán,食饼)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宴)曲江,乃令大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轻视)。延让诗素平易近俳(音paí),乃作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王衍闻之,遂命供膳亦以饼餤为上品,以红罗裹之。至今蜀人工为饼餤,而红罗裹其外,公厨大燕,设为第一。” 红绫饼餤原是皇家奖掖科举优胜者所食之饼,后作为文人学士科举获胜的典故。 宋.楼钥《齿落戏作》诗:“休忆红绫饼,难吞栗棘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一种很薄的丝织品,一面光,像缎子:~子。~罗绸缎。

圆形薄片或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干。烧~。烙~。月~。 像饼的东西:铁~。豆~。~银。

饼:“腊日造脂花~。” 古同“啖”:“食尽,~尸以战。”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餤』

《廣韻》《集韻》《韻會》𠀤徒甘切,音談。 《玉篇》進也。 《詩·小雅》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傳》餤,進也。 《釋文》餤,沈旋音談。  又《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𠀤音鹽。義同。 《詩·小雅》亂是用餤。徐邈讀。  又《廣韻》《集韻》𠀤杜覽切,音𧝓。同啖。 《說文》噍啖也。 《集韻》或作啗嚪噉。  又《六書故》今以薄餠卷肉,切而薦之曰餤。 《正字通》唐賜進士,有紅綾餤,南唐有玲瓏餤,駝蹄餤,鷺鷥餤,皆餠也。  又《廣韻》《集韻》𠀤徒濫切,音淡。亦噉也,食也。  又餌之也。 《史記·趙世家》故以齊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