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魏书·律历志》:“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
亦作“纤芥无爽”、“纤毫不爽”。谓极其细微的差失也没有。《魏书.律历志下》:“岁星行天,伺候以来八九余年,恒不及二度。今新历加二度。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又:“必使盈缩得衷,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历阴历纤芥无爽。”明 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吏部.汪徐相仇》:“徐有吏才,但乏素丝之誉,汪潜瞰其簠簋,默籍日月,纤毫不爽。”清 李渔《凰求凤.冥册》:“福善祸泮(淫)四个字,是纤毫不爽的了。” 主谓 非常细微的差失也没有。《魏书·律历志下》:“岁星行天,伺候以来八九余年,恒不及二度。今新历加二度。至于夕伏晨见,~。”△多用于数量准确方面。也作“纤芥无爽”、“纤毫不爽”。
细小:~人(卑鄙的小人)。~介(细微,细小。亦作“纤芥”)。~手(指女子细而柔嫩的手)。~尘。~~。~秀。~弱。~毫。~悉(细致而详尽)。~度(天然丝或化纤粗细的程度)。 吝啬:~啬。
拉船前进的绳子:~夫(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的人)。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 指毛笔:挥~。~素。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明朗,清亮:~目。 轻松,利落:清~。凉~。~口。 痛快,率(shuài )直:~朗。~快。~利。豪~。直~。 差失,违背:~信。~约(失约)。毫厘不~。屡试不~。 干脆,索性:~性。 舒服:~心。~意。~适。身体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刀切,音豪。長銳毛也。 《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前漢·鮑宣傳》有益毫毛。 又言物細曰秋毫,言毫至秋極纖細也。 《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莊子·知北遊》秋毫爲小,待之成體。 《前漢·高帝紀》沛公入關,秋毫無犯。 又《謝察微·算經》十絲曰毫,十毫曰釐。 《禮·經解》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晉書·虞預傳》毫釐之失。 又筆謂之毫。 《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 《唐書·劉知幾傳》每記事載言,則閣筆相視,含毫不斷。 又蘸筆曰濡毫,落筆曰揮毫。 又姓。漢毫康,封安陽侯。 又修毫,狗名。 《西京雜記》李亨好馳駿狗,有修毫、釐睫、白望、靑曹之名。 《說文》作豪。籀文作毫。 《正字通》毫、豪雖通,然《山海經》豪豬可借毫,孟子《豪傑》之士,《淮南子》智過百人謂之豪,當用豪,俗溷爲一,非。 又《姓譜》毫、豪分二姓。
『无』《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爽』《唐韻》疏兩切《集韻》所兩切,𠀤音塽。 《說文》明也。从㸚从大。 《註》徐鍇曰:大,其中𨻶縫光也。 《書·仲虺之誥》用爽厥師。 《傳》爽,明也。 又《盤庚》故有爽德自上。 《傳》湯有明德在天。◎按蔡傳:故有爽德爲句。自上二字連下,其罰汝三字爲句,爽訓失也。與孔傳異。 又康誥:爽惟民迪吉康。 又大誥:爽邦由哲。左傳昭四年:二惠競爽。 又昭七年: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又《書·太甲》先王昧爽丕顯。 又《牧誓》時甲子昧爽。 《傳》昧爽,早旦。 又《左傳·昭三年》請更諸爽塏者。 《註》爽,明也。〇按增韻云:又淸快也。卽爽塏之義。 又史記屈原賈誼傳:爽然自失矣。 又《爾雅·釋言》爽,差也,忒也。 《揚子·方言》爽,過也。 《書·洛誥》惟事其爽侮。 《周語》晉侯爽二。 《列子·黃帝篇》昏然五情爽惑。 又《揚子·方言》爽猛也。齊晉曰爽。 又《廣韻》烈也。 又貴也。 又星名。細爽,免星七之一。見《史記·天官書》 又《左傳·昭十七年》爽鳩氏司𡨥也。 《註》爽鳩,鷹也。 又人名,左爽見《戰國策》。 又《類篇》師莊切,音霜。義同。 《詩·衞風》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又《小雅》其德不爽,壽考不忘。〇按朱子詩傳,爽叶師莊反。集韻,爽本載十陽韻中。古有此音,不必叶也。 又《老子·道德經》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又《楚辭·招魂》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註》敗也。楚人謂羹敗曰爽。 又《左傳·定二年》唐成公如楚,有兩肅爽馬。 《釋文》爽,音霜。馬無肅爽之名。爽,或作霜。賈逵云:色如霜紈。馬融說肅爽,鴈也。馬似之。〇按廣韻十陽韻中作驦。同騻。不載爽字。惟集韻驦註云:通作爽。 又叶音生。 《後漢·馬融傳》豐彤薱蔚,崟𨿅槮爽,翕習春風,含津吐榮。 《註》槮爽,林木貌。爽協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