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扇之捐


   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án shàn zhī juān
成语简拼 wsz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成语示例


所重,皆在彼而不在此,即欲不为纨扇之捐,其可得乎? 清·李渔《闲情偶寄?贵显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成语典故

汉·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细绢,细的丝织品:~素。~绔(旧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泛指富家子弟,如“~~子弟”)。

摇动生风取凉的用具:~子。~坠(扇柄下端的装饰物)。~面儿。~形。 指板状或片状的屏:门~。隔~。 量词,用于门窗等:一~门。

摇动扇子或其它东西,使空气加速流动成风:用扇子~。 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动。~风点火。 用手掌打:~耳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舍弃,抛弃:~弃。~生。~躯。 献助:~资。~献。~助。募~。 旧时献钱得官职:~官。~纳。 赋税的一种:车~。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戰切,羶去聲。 《說文》扉也。从戶从翅省聲。 《禮·月令》乃修闔扇。  又箑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一名搊。 《崔豹古今注》舜作五明扇。  又《爾雅·釋蟲》蠅醜扇。 《註》醜類也,蠅類好搖翅自扇。  又《韻補》叶尸連切,音羶。 《束皙·補亡詩》四時逓謝,八風代扇。纖阿案晷,星變其躔。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捐』

《唐韻》與專切《集韻》《韻會》余專切,𠀤音沿。 《說文》弃也。 《前漢·竇嬰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又《增韻》除去也,損也。 《史記·吳起傳》捐不急之官。  又病死曰捐瘠。 《列子·楊朱篇》生相憐,死相捐。  又《正韻》于權切,音員。義同。  又叶于倫切,音筠。 《陸雲詩》靑雲方乗,芳餌可捐。達觀在一,萬物自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