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贡称臣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à gòng chēng chén
成语注音 ㄋㄚˋ ㄍㄨㄥˋ ㄔㄥ ㄔㄣˊ
成语简拼 ngcc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納貢稱臣
成语英文 pay tribute and submit to or give i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老舍《四世同堂》:“因为对于一个也许就走马上任的特务主任是理当纳贡称臣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成语典故

并列 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清史稿·太宗本纪》2:“明寇盗日起,兵力竭而仓廪虚,征调不前,势如瓦解。守辽将帅丧失八九,今不得已乞和,计必南迁。宜要其~,以黄河为界。”△多用于形势所迫,不得已求和的场合。→俯首称臣?南面称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纳~。~献。~品。~赋。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举。 姓。

量轻重:~量(liáng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名号:名~。简~。~号。~谓。职~。 说:声~。~快。~病。~便。 赞扬:~道。~许。~颂。~赞。 举:~兵。~觞祝寿。

适合:~心。~职。相~。匀~。对~。

同“秤”。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 古人谦称自己。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臣』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𠀤音辰。事人之稱。 《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 《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 《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 《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 《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 《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又姓。 《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又《韻補》叶音禪。 《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