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华靡丽


   纷华:繁华富丽;靡丽:奢侈,华丽。形容繁华富丽,奢侈讲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n huá mǐ lì
成语注音 ㄈㄣ ㄏㄨㄚˊ ㄇ一ˇ ㄌ一ˋ
成语简拼 fhm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紛華靡麗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纷华:繁华富丽;靡丽:奢侈,华丽。形容繁华富丽,奢侈讲究。


成语示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纷华靡丽之心,如何入见道德而悦呢。”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纷华靡丽。”


成语典故

纷华:繁华富丽。靡丽:奢华。形容讲求排场,追求华丽。《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纷华靡丽。”《歧路灯》第三十八回:“纷华靡丽之心,如何入见道德而悦呢。” 并列 纷华,繁华富丽。靡丽,奢华。形容讲求排场,追求华丽。《后汉书·安帝纪》:“嫁娶送终,~。”△贬义。多用于华丽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靡』

《唐韻》文彼切《廣韻》文被切《集韻》母被切《韻會》母彼切,𠀤音骳。 《說文》披靡也。 《廣韻》偃也。 《左傳·莊十年》望其旗靡。 《史記·項羽紀》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註》正義曰:靡,言精體低垂。  又《玉篇》侈靡,奢侈也。 《周禮·地官·司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 《註》靡,謂侈靡也。 《禮·檀弓》若是其靡也。 《戰國策》專淫逸侈靡。  又《揚子·方言》私小也。秦晉曰靡。 《註》靡,細好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靡曼美色於後。 《註》張揖曰:靡,細也。  又《爾雅·釋言》靡,無也。 《書·咸有一德》命靡常。 《詩·邶風》靡日不思。 《揚雄·解嘲》胥靡爲宰。 《註》張晏曰:靡,無也。言相師以無爲作宰者也。  又《玉篇》罪累也。 《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 《傳》封,大也。靡,累也。 《疏》奢侈淫靡,是罪累也。  又《書·畢命》商俗靡靡。 《疏》韓宣子稱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靡靡者,相隨順之意。 《史記·淮隂侯傳》燕從風而靡。  又《儒林傳》靡然鄕風。  又《史記·殷本紀》說爲胥靡。 《註》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𠛬之名。  又《詩·王風》行邁靡靡。 《傳》靡靡,猶遲遲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敞望靡徙。 《註》靡徙,失正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登降施靡。 《註》施靡,猶連延。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玓瓅江靡。 《註》靡,崖也。  又胥靡,周地。見《左傳·定六年》。  又《禮·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 《註》靡草,薺葶藶之屬。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忙皮切,音麋。分也。 《易·中孚》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註》靡,散也。分散而共之。 《集韻》通作縻。  又《揚子·方言》靡,滅也。 《孟子》靡爛其民而戰之。 《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夜靡𧗊。  又《越語》靡王躬身。 《註》靡,損也。 《戰國策》寡人屈於內,而四國靡於外。 《荀子·君道篇》無靡費之用。  又與𢌁通。 《揚雄·反離騷》精瓊靡與秋菊。◎按離騷本作𢌁。  又《集韻》眉波切,音摩。散也。  又《左傳·成二年》師至於靡筓之下。 《註》山名。 《釋文》靡,如字,又音摩。  又《莊子·齊物論》與物相刃相靡。 《荀子·性惡篇》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註》磨,切也。 《史記·淮南王衡山王傳贊》亦其俗薄臣下漸靡使然也。  又《集韻》莫加切,音麻。收麻,縣名,在益州,外靡藥草所出。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收麻縣。 《註》李奇曰:靡音麻,卽升麻,殺毒藥所出也。  又《集韻》《韻會》𠀤縻詖切,音媚。 《集韻》偃也,曳也,散也。 《前漢·郊祀歌》衆嫭𠀤綽奇麗,顔如荼兆逐靡。  又《揚雄·甘泉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幷包書林,聖風雲靡。 《註》師古曰:靡,𠀤武義反。

『丽』

《集韻》麗古作丽。註詳鹿部八畫。 《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隷。 《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 《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又《玉篇》偶也。 《易·兌卦》麗澤兌。 《註》麗,猶連也。 《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 《註》兩馬也。 《又》束帛麗皮。 《註》兩皮也。 《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 《釋義》麗,偶數也。  又《玉篇》好也。 《廣韻》美也。 《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又《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又《玉篇》數也。 《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又《廣韻》著也。 《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 《註》麗,著也。  又《正韻》附也。 《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又《禮·王制》郵罰麗于事。 《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繫也。 《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𥓓。 《註》麗,猶繫也。  又《玉篇》華綺也。 《正韻》華也。 《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 《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又《玉篇》施也。 《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 《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又《正韻》光明也。  又地名。 《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 《註》侯麗,秦地。  又《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又與欐同。屋棟也。 《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又麗譙,高樓也。 《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 《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又梁麗,車名。 《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魚麗,陣名。 《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又《正韻》小舟也。  又姓,見《姓苑》。  又複姓。 《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離。 《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又高麗,國名。 《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 《前漢書》作高句驪。  又山名。 《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又與鸝同。 《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 《註》𪁐麗古字通。  又《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又《類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又《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 从丽,俗从兩日,非。 《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