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当访婢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成语注音 ㄓ ㄉㄤ ㄈㄤˇ ㄅ一ˋ
成语简拼 zdf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織當訪婢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由济?”


成语典故

纺织的事应当问婢女。谓凡事应向熟悉这件事的人请教,不必论其身分如何。《宋书.沈庆之传》:“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古同“帜”,旗帜。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被役使的女子:奴~。~女。奴颜~膝。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婢』

《廣韻》便俾切《集韻》《韻會》部弭切,𠀤音庳。 《說文》女之𤰞者。 《禮·曲禮》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  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亦曰婢子。 《左傳·僖十五年》𥠇姬曰: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  又《二十二年》羸氏對太子圉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有罪而沒入于官曰官婢。 《前漢·𠛬法志》太倉令淳于公罪當𠛬,小女緹縈上書,願沒入爲官婢,以贖父。  又小魚曰魚婢,見《爾雅·釋魚》。  又金鳳花,別名菊婢,見《草木譜》。  又婢曰上淸。 《司馬光·考異》引柳珵上淸傳,竇參知敗,屬上淸,定爲宮婢。一曰上淸或婢本名。 《正字通》當時通稱婢爲上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