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脖子


   说话、做事绕弯子。形容言语、事情折费思索。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rào bó zǐ
成语注音 ㄖㄠˋ ㄅㄛˊ ㄗˇ
成语简拼 rb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繞脖子
成语英文 beat about the bush(knotty)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说话、做事绕弯子。形容言语、事情折费思索。


近义词



反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冯骥才《铺花的歧路》:“算了,我不和你绕脖子了。”


成语典故

述宾 ①形容说话、办事不利索、不爽快。冯骥才《铺花的歧路》:“算了,我不和你~了!”△多用于描写处事方式。②形容语言复杂、事情曲折难理解。李云龙《古老的“南城帽”》:“中国人的辈分儿,论起来很~。有时候为了理清一项准确的称谓,三五个人凑在那儿,很核计老半天。”△多用于描写复杂的事情。→绕弯打旋 ?心直口快。也作“绕圈子”、“绕舌头”、“绕弯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缠:~线。缠~。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颈,头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子。~颈。~梗儿。 像脖子的:脚~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脖』

《廣韻》蒲沒切,音勃。胦臍。 《玉篇》脖,胦。 《正字通》靈樞經,肓之原,出於脖胦。

『子』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