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
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
见“超尘拔俗”。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故其为诗……有~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 吸出:~毒。~火罐儿。 选取,提升:提~。~擢。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 《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𠀤音𨻰。埃也。 《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 《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 《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 《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 《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又明窻塵,丹砂,藥名。 《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 《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又姓,見《統譜》。 又叶直連切,音廛。 《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拔』《唐韻》《集韻》《韻會》𠀤蒲八切,辦入聲。 《說文》擢也。 《增韻》抽也。 《易·乾·文言》確乎其不可拔。 又《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後漢·蔡邕傳》連見拔擢,位在上列。 《晉書·胡母輔之傳》甄拔人物。 又《爾雅·釋詁》殲拔殄,盡也。 又《增韻》攻而舉之也。 《前漢·高帝紀》攻碭,三日拔之。 《註》破城邑而取之,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跋。回也。 又《增韻》疾也。 《禮·少儀》毋拔來。 《疏》拔,速疾之意。 《前漢·𨻰項傳贊》拔起隴畝之中。 《註》疾起也。 又挺也。特立貌。 《杜甫詩》友于皆挺拔。 又括也。矢末也。 《詩·秦風》舍拔則獲。 《疏》以鏃爲首,故拔爲末。 又除也。 《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 《疏》拔,除去之也。 又與茇通。 《前漢·禮樂志》拔蘭堂。 《註》拔,舍止也。 又《集韻》北末切,音撥。把也。 又《集韻》《韻會》𠀤蒲蓋切,音旆。 《詩·大雅》柞棫拔矣。 《疏》拔然生柯葉也。 又《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佩。 《詩·大雅·朱傳》挺拔而上,不拳曲蒙密也。 又拂取也。 又《唐韻》《集韻》𠀤房越切,音伐,草名。 《爾雅·釋草》拔蘢葛。 《註》似葛,蔓赤,葉多。 又《集韻》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晉俗謂平地除𡊅曰拔。 又《張華·鮑文泰誄》抱道冲虚,執義貞厲。栖遲無悶,不營不拔。厲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