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渡逢舟


   绝:穷;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ué dù féng zhōu
成语注音 ㄐㄩㄝˊ ㄉㄨˋ ㄈㄥˊ ㄓㄡ
成语简拼 jdfz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絶渡逢舟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绝:穷;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成语典故

偏正 在岸边,没法过河,刚好遇到了小船。比喻办事遇到麻烦,在绝路上又有了办法。《野叟曝言》10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褒义。多用于写人因机遇恰当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柳暗花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 由此到彼:~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 过河的地方:~口。~头。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 姓。

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渡』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𠀤音度。 《說文》濟也。 《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 《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 《集韻》或作𣳥。

『逢』

《唐韻》《集韻》《韻會》𠀤符容切,音縫。 《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 《正韻》値也。 《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 《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又《正韻》迎也。 《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又逆也。 《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 《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又大也。 《禮·儒行》衣逢掖之衣。 《註》衣掖下寬大也。  又閼逢,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 《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又與縫通。 《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 《註》縫,或爲逢。  又有逢,國名。 《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 《註》逢伯陵,殷諸侯。  又姓。齊逢丑父。  又《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𠀤音蓬。鼓聲也。 《詩·大雅》鼉鼓逢逄。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 《註》逢讀若㷭,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又叶符方切,音房。 《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 《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

『舟』

《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𠀤音周。 《說文》船也。 《釋名》舟言周流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爾雅·釋水》天子造舟。 《註》比船爲橋。 《又》諸侯維舟。 《註》維連四船。 《又》大夫方舟。 《註》倂兩船。 《又》士特舟。 《註》單船。 《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 《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 《呂氏春秋》虞姁作舟。 《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 《物理論》化〈彳瓜〉作舟。 《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  又《正韻》載也。  又《韻會》帶也。 《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 《傳》舟,帶也。  又尊下臺,若今時承槃。 《周禮·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 《正字通》一說古彝有舟,設而陳之,爲禮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諸其中而注之。舟與彝二器相須,猶尊之與壷,缾之與罍。先儒謂舟形如盤,若舟之載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漢敦足舟,𠂹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虛設以承彝也。形制詳博古圖。  又地名。 《左傳·襄十四年》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 《註》臯舟,吳險阨之道。  又《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 《註》息舟,楚邑。  又《哀二十一年》請除館于舟道。 《註》舟道,齊地。  又覆舟,山名。 《淮南子·地形訓》維出覆舟。  又官名。 《禮·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 《註》舟牧,主舟之官也。  又姓。 《左傳》晉有大夫舟之僑。  又與周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舟以行水。 《註》故書舟作周。鄭司農云:周當爲舟。  又《韻補》叶陟魚切,音朱。 《道藏歌》玉龜七寶林,唱贊願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又《詩·大雅》何以舟之。 《朱註》之遙反。與下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