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有攸归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uì yǒu yōu guī
成语注音 ㄗㄨㄟˋ 一ㄡˇ 一ㄡ ㄍㄨㄟ
成语简拼 zyy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辠有攸歸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清平之世,何出此逛诞之言?请敕下山西巡抚方辂查奏。如果臣言不谬,自应罪有攸归。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


成语典故

罪:罪责。攸:所。谓罪责有所归属。《封神演义》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清.姜宸英《吴虞升诗序》:“迹其终始,虽罪有攸归,而一时匪躬诸臣亦未免过为张皇,以激成清流之祸。” 见“罪有所归”。攸,所。高阳《慈禧全传》84:“推原祸首,~,应请旨将徐桐、刚毅、启秀、赵舒翘、裕禄、毓贤、董福祥等,先治以重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刑罚:判~。畏~。待~。请~。 苦难,痛苦:受~。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所:性命~关。 疾走的样子:~然而逝。 水流的样子:河水~~。 文言语助词,无义:“四方~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罪』

《廣韻》徂賄切《集韻》粗賄切,𠀤音㠑。 《說文》捕魚竹罔。 《易·解卦》君子以赦過宥罪。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正韻》夷周切,𠀤音由。 《說文》作攸,行水也。 《註》攴,入水所仗也。秦刻石嶧山文,攸字作𣲏。 《孟子》攸然而逝。 《趙註》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  又《爾雅·釋言》攸,所也。 《易·坤卦》君子攸行。 《詩·大雅》爲韓姞相攸。 《註》擇可嫁之所也。  又《左傳·哀三年》鬱攸從之。 《註》鬱攸,火氣也。  又《前漢·敘傳》攸攸外㝢。 《註》攸攸,遠貌。  又語助詞。 《書·洪範》彝倫攸敘。 《詩·大雅》四方攸同。  又《集韻》以九切,音酉。 《左傳·昭十二年》湫乎攸乎。 《註》攸,懸危貌。  又姓。 《急就篇》北燕有攸邁。攸字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