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集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ún xián bì jí
成语注音 ㄑㄨㄣˊ ㄒ一ㄢˊ ㄅ一ˋ ㄐ一ˊ
成语简拼 qxb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羣賢畢集
成语英文 All the persons of virtue arrived.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


成语典故

见“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 成就,成功:大业未~。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 古同“辑”,和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群』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集』

《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𠀤音箿。 《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 《詩·周南》集于灌木。  又《廣韻》就也,成也。 《書·武成》大統未集。 《傳》大業未就。 《詩·小雅》我行旣集。 《箋》集,猶成也。  又《韻會》雜也。 《孟子》是集義所生者。 《註》集,雜也。  又《廣韻》衆也。  又《廣韻》安也。 《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又《玉篇》合也。 《廣韻》聚也,會也,同也。 《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 《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 《註》師古曰:集,齊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 《註》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又《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 《註》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 《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又州名。 《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爲集州。  又《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又《韻補》叶疾救切,音就。 《詩·小雅》我龜旣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又叶昨合切,音雜。 《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旣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