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丧礼之一。《仪礼·丧服》:“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 贾公彦 疏:“今传言既虞,谓九虞、七虞、五虞、三虞之后,乃改旧庐西乡开户,翦去户旁两厢屏之餘草。柱楣者,前梁谓之楣,楣下两头竖柱施梁,乃夹户旁之屏
古代丧礼之一。《仪礼·丧服》:“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 贾公彦 疏:“今传言既虞,谓九虞、七虞、五虞、三虞之后,乃改旧庐西乡开户,翦去户旁两厢屏之餘草。柱楣者,前梁谓之楣,楣下两头竖柱施梁,乃夹户旁之屏
同“剪”。 姓。
遮挡:~风。~障。~蔽。~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翰(喻卫国的重臣)。 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画~。四扇~。
除去,排除:~除。~弃。~斥。~退。 抑止(呼吸):~气。~息。~声。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门框上的横木:门~。 房屋的横梁,即二梁。 屋檐口,椽端的横板。
《廣韻》卽淺切《集韻》《韻會》《正韻》子踐切,𠀤音剪。 《說文》羽生也。 《爾雅·釋言》翦,齊也。 《註》南方人呼翦刀爲劑也。 《玉篇》勒也,齊斷也。 《廣韻》殺也。 《詩·召南》勿翦勿敗。 《傳》翦,去也。 《周禮·秋官·剪氏註》翦,斷滅之言也。 《左傳·宣十二年》其翦以賜諸侯。 《註》翦,削也。 又《成二年》余姑翦滅此而後朝食。 《註》翦,盡也。 又《儀禮·旣夕禮》用疏布緇翦。 《註》翦,淺也。 《疏》謂染爲淺緇之色。 又《莊子·在宥篇》佞人之心翦翦者。 《音義》善辨也。一曰佞貌。李云:短淺貌。 《干祿字書》俗作剪。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箭,或作翦。
『屏』《正字通》俗屛字。
『柱』《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 《說文》楹也。 《廣雅》楹謂之柱。 《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 《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 《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 《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 《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 《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 《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 《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楣』《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謨杯切,𠀤音眉。本作楣。省作楣。 《說文》秦名屋𣝼聯也,齊謂之檐,楚謂之梠。徐引《爾雅·釋宮》楣謂之梁,謂門上橫樑也。眉猶際也。 《釋名》楣,眉也。近前各兩,若面之有眉。 《儀禮·鄕射禮》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 《註》五架之屋,正中曰棟,次曰楣。 《鄕飮酒禮》賔升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面再拜。 《註》楣,前梁也。楣字从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