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滑头


   指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uǎ huá tóu
成语注音 ㄕㄨㄚˇ ㄏㄨㄚˊ ㄊㄡˊ
成语简拼 sh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耍滑頭
成语英文 try to shirk work or responsibility
成语俄文 прибегáть к уловкам
成语日文 ずるいことをする,こすい手を蕍う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3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成语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4回:“‘这,奴才不知。’冯保耍滑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九章:“‘你这家伙,耍滑头!’娟子抓住星梅的手,‘说,快说!’”


成语典故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万一老狐狸金俊山耍滑头,这事归根结底还得他来办。”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游戏:玩~。~笑。 玩弄,戏弄:~弄。~猴。 舞动,施展:~滑。~手艺。~手腕。

光溜,不粗涩:~溜。光~。~润。~利。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冰。~雪。~行。~翔。~梯。~坡。 狡诈,不诚实:~头。狡~。~头~脑。 姓。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耍』

《篇海》沙下切,音灑。尖耍,俊利也。戲也。

『滑』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𠀤音搰。亦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