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
股战:两腿发抖。栗:颤动。两腿发抖,不住颤动。形容极为害怕。《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汉书.高五王传》:“因退立,股战而栗。”颜师古注:“股,脚也,战者,惧之甚也。” 连动 股战,两腿发抖。栗,颤动。两腿不停地颤动。形容害怕到极点。《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用于描写担心害怕。→心惊肉颤 骨颤肉惊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①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②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③其他,如“钗~”,“八~文”)。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量词(①指成条的,如“七~大水”;②指气味,如“一~香味”;③指力气,如“拧成一~劲”;④批、部分,如“一小~敌军”)。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坚实:“缜密以~”。 姓。
《唐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𠀤音古。 《說文》髀也。 《韻會》脛本曰股,輔下體者。 《易·說卦》巽爲股。 《疏》股隨於足,則巽順之謂,故爲股也。 《詩·小雅》赤芾在股。 《傳》脛本曰股。 《前漢·高五王傳》因退立,股戰而栗。 《註》股,脚也。戰者,懼之甚也。 又《釋名》股,固也,爲强固也。 又車上近轂者亦名股。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 《註》股,謂近轂者也。方言,股以喻其豐。 又磬上亦有股。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其博爲一,股爲二,鼓爲三。 《註》股,磬之上大者也。 又國名。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 《集韻》或作𦙶。亦作骰。
『而』《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慄。 《說文》作㮚,从木。其實下垂,故从𠧪。 《周禮·天官·籩人》饋食之籩,其實栗。 又堅木也。 《公羊傳·文二年》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謹敬也。 《書·舜典》寬而栗。 又堅也。 《禮·聘儀》縝密以栗。 又威嚴也。 《司馬法》位欲嚴,政欲栗。 又百穀實不秕謂之栗。 《詩·大雅》實穎實栗。 又栗烈,風寒也。 《詩·豳風》二之日栗烈。 又蹙也,謂越等。 《儀禮·燕禮》栗階不過二等。 又表道樹曰行栗。 《左傳·襄九年》魏絳斬行栗。 又觱栗。 《明皇雜錄》本龜茲國樂,亦曰悲栗。 又菱曰水栗。 《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栗。 又《方言》秦俗以批髮爲栗。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栗縣屬沛郡。 又姓。 《風俗通》燕將栗腹。 又《集韻》《正韻》𠀤力蘖切,音裂。破裂之意。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居幹之道,葘栗不迆,則弓不發。 又叶力蘖切,音勒。 《蘇軾·中秋月詩》喚酒與婦飮,念我問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按《說文》收𠧪部,今倂入。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質切,音栗。 《爾雅·釋詁》懼也。 《增韻》竦縮也。 《書·大禹謨》夔夔齊慄。 《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又憭慄,懰慄,悽愴貌。 《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 《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通作栗。 又叶力結切,音烈。 《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