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战胁息


   战:发抖;胁: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两腿发抖,屏住呼吸。形容恐惧异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ǔ zhàn xié xī
成语简拼 gzx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战:发抖;胁: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两腿发抖,屏住呼吸。形容恐惧异常。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安敢妄攀。”


成语典故

连动 两腿发抖,屏气敛息。形容恐惧到极点。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安敢妄挚。”△用于描写惊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①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②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③其他,如“钗~”,“八~文”)。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 量词(①指成条的,如“七~大水”;②指气味,如“一~香味”;③指力气,如“拧成一~劲”;④批、部分,如“一小~敌军”)。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 音信:消~。信~。 儿女:子~。 利钱:~率(lǜ)。利~。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股』

《唐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𠀤音古。 《說文》髀也。 《韻會》脛本曰股,輔下體者。 《易·說卦》巽爲股。 《疏》股隨於足,則巽順之謂,故爲股也。 《詩·小雅》赤芾在股。 《傳》脛本曰股。 《前漢·高五王傳》因退立,股戰而栗。 《註》股,脚也。戰者,懼之甚也。  又《釋名》股,固也,爲强固也。  又車上近轂者亦名股。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 《註》股,謂近轂者也。方言,股以喻其豐。  又磬上亦有股。 《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其博爲一,股爲二,鼓爲三。 《註》股,磬之上大者也。  又國名。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 《集韻》或作𦙶。亦作骰。

『息』

《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𠀤音熄。 《說文》喘也。 《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又大聲歎曰太息。 《戰國策》閔王太息。 《註》長出氣也。 《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 《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又累氣曰累息。 《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 《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 《詩·小雅》無恆安息。 《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 《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 《前漢·宣帝紀》𠛬者不可息。 《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又子曰息。 《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 《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又《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 《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又出錢生子亦曰息。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又勞也。 《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 《註》息,勞也。 《釋文》勞,力報反。  又休也。 《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 《註》休息之也。  又《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 《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又《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又國名。  又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 《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 《註》息國,汝南新息縣。 《釋文》一本作鄎。  又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 《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 《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 《姓苑》今襄陽有此姓。  又息夫,複姓。  又叶私列切,音屑。 《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 从心从自,自亦聲。 《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