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皮潦草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ū pí liáo cǎo
成语注音 ㄈㄨ ㄆ一ˊ ㄌ一ㄠˊ ㄘㄠˇ
成语简拼 fplc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膚皮潦艸
成语英文 cursory(casual; perfunctory)
成语俄文 небрéжно(неразборчивый)
成语日文 いい加減(かげん)に,大(おお)ざっぱであ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我们不喜欢他的这种肤皮潦草的办事作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成语典故

见“浮皮潦草”。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 表面:地~。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 不老实,淘气:顽~。 指橡胶:胶~。~球。 姓。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积水:~水。

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河〕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 〔~倒〕a.落拓不羁,举止不自检束;b.颓丧,失意。 〔~草〕a.(做事)草率,不精细;b.(字)不工整。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肤』

《廣韻》甫無切。與膚同。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𠀤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 《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 《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 《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 《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 《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 《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 《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 《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皮』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糜切,𠀤音疲。 《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 《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 《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 《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又《釋名》被也。被,覆體也。 《韻會》皮膚,肌表也。 《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 《註》謂强語也。 《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 《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又《博雅》皮,弁冠也。 《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又《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 《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 《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 《論語》射不主皮。 《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又皮幣。 《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 《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又《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又《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又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 《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潦』

《唐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𠀤音老。 《說文》雨大貌。 《禮·曲禮》水潦降。  又路上流水也。 《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郞到切,勞去聲。與澇同。淹也。一曰積水。  又《集韻》《正韻》𠀤郞刀切,音勞。水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 《註》水出鄠縣西南潦谷。  又潦倒,蘊藉貌。 《嵆康·絕交書》潦倒麤疎。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水名。 《山海經》潦水,出衞臯東。

『草』

《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𠀤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𥳑曰草草。 《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𥳑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𨻰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