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ǎn dà xīn xì
成语注音 ㄉㄢˇ ㄉㄚˋ ㄒ一ㄣ ㄒ一ˋ
成语简拼 ddx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膽大心細
成语英文 bold but cautious(temper daring with discret; be daring and scrupulous)
成语法文 brave mais prudent(brave mais non téméraire)
成语日文 大胆(だいたん)かつ細心であ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以胆大心细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炸死炸伤了几百名敌人。(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成语典故

形容做事果断而又谨慎。出自唐孙思邈(miǎo秒)语。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据传他出身农家,幼年体弱多病,遂立志学医,并精通老庄百家学说及佛教经典。21岁时开始行医。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多次征召他作官或授以爵位,均不受。他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曾写成《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在医学上有较大的贡献。初唐著名文学家卢照邻曾问他:“名医治病,用什么方法呢?”他的回答中便有“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之句。“胆大心细”便是后人由此句中归纳出来的。 【出典】: 《旧唐书》卷191《孙思邈传》5096页:“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例句】: 鲁迅《鲁迅书信集·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并列 形容做事果敢而又考虑周密。语本《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杜鹏程《保卫延安》6章:“勇于进攻,~,使敌人无隙可乘,作战百无一失!”△褒义。用于胆识方面。→粗中有细 ?有勇无谋 鲁莽从事。也作“胆大心小”。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胆』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𠀤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𠀤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大』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心』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