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兄弟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āo gǔ xiōng dì
成语注音 一ㄠ ㄍㄨˇ ㄒㄩㄥ ㄉ一ˋ
成语简拼 ygxd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腰皷兄弟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成语典故

腰鼓:古代的乐器,中间细、两端粗。后用腰鼓兄弟比喻兄弟们优劣不同。沈冲,字景绰,吴兴武庚(今浙江德清)人。兄弟三人,以仁孝闻名于时。宋时任永兴令,后为萧赜征虏长史,深受器重。齐武帝即位,以其为藩邸旧人而将其兄弟三人并任为御史中丞,主监察。但时人对其兄弟三人看法不一,声誉有好有坏,相差很大,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们三兄弟为“腰鼓兄弟”。 【出典】: 《南齐书》卷34《沈冲传》614页:“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例句】: 清·王晫《今世说·轻诋》:“张祖望弟祖静、祖定,俱能诗,祖静微逊。孙宇台尝读其诗,赏之曰:‘人言张氏兄弟如腰鼓,夫岂其然。’” 偏正 腰鼓,古代的腰鼓两头粗,腰部细。谓兄弟中各人的成就大小,品格优劣不同,形似腰鼓。语本《南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兄弟。淡,渊并历御史中丞,兄弟三人,皆为司直。”△多用于三人以上的兄弟间事业、品行的比较。 →龙生九子 ?兰桂齐芳 难兄难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板儿。~杆子。~背。~身。~肢。~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海~。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包。~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哥哥:胞~。堂~。表~。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 古同“第”,次序。 古同“第”,但。

古同“悌”,孝悌。

〔~靡〕颓唐;柔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腰』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要。 《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𦥑之形。 《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𦥑持也。 《玉篇》骻也。 《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 《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 《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 《廣韻》或作𦝫。

『鼓』

《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 《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 《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 《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 《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 《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 《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 《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又量名。 《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 《廣雅》斛謂之鼓。 《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 《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集韻》俗作皷,非是。

『兄』

《唐韻》許榮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榮切,𠀤虩平聲。 《說文》長也。 《通論》口儿爲兄。儿者,人在下,以兄敎其下也。 《精薀》从人从口,以弟未有知而誨之。 《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爲兄。 《玉篇》昆也。 《詩·小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管子·心衛篇》善氣迎人,親於弟兄。  又《集韻》《韻會》許放切《正韻》虛放切,𠀤音貺。 《前漢·尹翁歸傳》尹翁歸字子兄。 《註》師古曰:兄讀曰況。  又《詩·大雅》不殄心憂,倉兄塡兮。 《註》倉兄與愴怳同。 《又》職兄斯引。 《註》兄怳同。  又與況同。 《漢樊毅華嶽廟𥓓》君善必書,兄乃盛德。 《註》兄與況同。 《管子·大匡篇》召忽語管仲曰: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之政也。  又《說文》況貺皆以兄得聲。 《白虎通》兄,況也。兄況于父。今江南北猶呼兄爲況。  又虛王切,音荒。 《詩·魏風》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晉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 《通雅》謂兄爲況,本於荒音。 《釋名》兄,荒也。荒,大也。靑徐人稱兄曰荒。  又《正字通》方音讀若熏。義同。

『弟』

《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𠀤第上聲。 《說文》朿韋之次第也。 《釋名》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 《廣韻》今爲兄弟字。 《爾雅·釋親》男子先生爲兄,後生爲弟。 《書·君𨻰》惟孝友于兄弟。  又與悌通。 《廣雅》弟,順也,言順於兄。 《禮·曲禮》僚友稱其弟也。  又易也。 《廣韻》愷悌,一作豈弟。 《詩·齊風》齊子豈弟。 《傳》豈,樂也。弟,易也。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𠀤音第。義同。◎按《集韻》以兄弟、豈弟之弟爲上聲,孝弟之弟爲去聲,據《廣韻》薺、霽二韻,弟俱訓兄弟,霽韻悌訓孝悌,又上聲。宋禮部韻,悌訓愷悌,上去二聲通押。則兄弟、豈弟、孝弟,俱可通用上去二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