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腴贵游


   犹言富家贵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o yú guì yóu
成语注音 ㄍㄠ ㄩˊ ㄍㄨㄟˋ 一ㄡˊ
成语简拼 gyg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膏腴貴游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富家贵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梁书·王承传》:“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


成语典故

犹言富家贵族。《梁书.王承传》:“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 并列 膏腴,肥沃、富有。形容富家贵族。《梁书·王承传》:“时~,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之。”△用于描写家境。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油。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墨。

腹下的肥肉:“桀纣之君,垂~尺余。” 肥胖:丰~。 土地肥沃:膏~。~润。 丰裕。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 值得看重,重视:可~。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 姓。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 〈书〉交往,来往:交~。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膏』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肥也。 《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 《易·鼎卦》雉膏不食。 《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 《註》膏,肥也。 《又》夫膏𥹭之性,難正也。 《註》膏,肉之肥者。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 《註》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心下爲膏。  又《正韻》澤也。 《博雅》膏,滑澤也。 《易·屯卦》屯其膏。 《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 《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又甘也。 《禮·禮運》天降膏露。 《註》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 《註》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 《註》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潤也。 《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釋文》膏,古報反。 《禮·內則》脂膏以膏之。 《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鑑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

『腴』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𠀤音逾。 《說文》腹下肥也。 《廣韻》肥腴。 《通雅》凡肉肥耎處曰腴。 《禮·少儀》進魚,冬右腴。 《註》腴,腹下也。 《疏》腴謂魚腹。  又凡借以喻肥者皆曰腴。 《前漢·地理志》爲九州膏腴。 《註》師古曰: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  又《班固·答賓戲》愼修所志,守爾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又肥田稱膏腴。  又猪犬腸也。 《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 《註》腴有似人穢。 《疏》猪犬腸也。  又《類篇》勇主切,音雨。義同。  又《韻補》叶音尤。 《陳琳詩》轗軻固宜然,𤰞陋何所羞。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游』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𠀤音猷。水名。 《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又浮行也。 《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 《詩·秦風》遡游從之。  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 《註》游,離宮也。  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又玩物適情之意。 《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又閒曠也。 《禮·王制》無游民。  又自適貌。 《詩·小雅》愼爾優游。  又枝葉扶疏貌。 《詩·鄭風》隰有游龍。 《傳》龍紅草也。 《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 《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又九游,星也。 《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移。 《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又叶衣虛切,音於。 《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