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车秣马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o chē mò mǎ
成语注音 ㄍㄠ ㄔㄜ ㄇㄛˋ ㄇㄚˇ
成语简拼 gcm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膏車秣馬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成语示例


[刘三白]与某膏车秣马,后队兴兵呀。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成语典故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明 屠隆《綵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并列 给车轴加润滑油,并喂饱马匹,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膏,不读作gāo。△褒义。用于描写事前周密准备工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油。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笔。~墨。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 用水车打水:~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 姓。

象棋棋子之一。

牲口的饲料:粮~。 喂牲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膏』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肥也。 《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 《易·鼎卦》雉膏不食。 《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 《註》膏,肥也。 《又》夫膏𥹭之性,難正也。 《註》膏,肉之肥者。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 《註》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 《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 《註》心下爲膏。  又《正韻》澤也。 《博雅》膏,滑澤也。 《易·屯卦》屯其膏。 《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 《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又甘也。 《禮·禮運》天降膏露。 《註》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 《註》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 《註》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潤也。 《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 《釋文》膏,古報反。 《禮·內則》脂膏以膏之。 《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鑑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

『秣』

《唐韻》莫撥切,音末。 《說文》食馬穀也。本作䬴。今借作秣。 《詩·周南》言秣其馬。 《傳》秣,養也。 《周禮·天官·大宰》芻秣之式。 《註》芻秣,養牛馬禾穀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有秣陵縣。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飼也。 《詩·小雅》乗馬在廐,摧之秣之。  又叶莫結切,音蔑。 《張載·七命》煢嫠爲之擗標,孀老爲之嗚咽。王子拂纓而傾耳,六馬噓天而仰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