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穀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āng gǔ wáng yáng
成语注音 ㄗㄤ ㄍㄨˇ ㄨㄤˊ 一ㄤˊ
成语简拼 zgw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


成语典故

《庄子.骈拇》载:“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策,鞭子。塞,通“簺”,一种赌博游戏的器具。后遂以“臧穀亡羊”谓为事不同而实质则一。《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之法》:“小说固不许浅人读耶?不识庐山,妄喜妄恶,臧 穀亡羊,所失相伍,其弊在于不知读法。” 【典源】 《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 则挟?读书; 问穀奚事, 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今译】 臧和穀两个人一同放羊,结果,他们的羊都丢失了。问臧干什么去了,说是带着竹简读书去了; 问穀干什么去了,说是做博塞的游戏去了。两人所做的事不同,但丢失了羊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释义】 后以此典比喻不专心本业而有所失误。 【典形】 痴儿臧穀、亡羊、亡羊人、臧穀亡羊、臧穀羊。 【示例】 〔痴儿臧穀〕 清·赵执信《人心叹》:“伧父塞翁前失马,痴儿臧穀旋亡羊。” 〔亡羊〕 宋·辛弃疾《哨遍》:“夔乃怜蚿, 穀亦亡羊, 算来何异。” 〔亡羊人〕 宋·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臧穀亡羊〕 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臧穀皆亡羊,要以道湔盥。” 〔臧穀羊〕 明·袁宏道《感兴》:“生前秦项鹿,死后臧榖羊。”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善,好:~否(pǐ)(褒贬,评论,说好说坏)。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获。 古同“赃”,赃物。 姓。

古同“藏”,储放东西的地方。 古同“脏”,身体的内部器官。

古同“藏1”,收存。

糧食作物的總稱:百~。五~。 俸祿:天保定爾,俾爾戩~。 姓。 贍養;養育:以~我士女。 生存;生長:~則異室,死則同穴。 美善的:~旦于差,南方之原。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古同“无”,没有。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 姓。

古同“祥”,吉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臧』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兹卽切,𠀤音贓。 《爾雅·釋詁》臧,善也。 《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詩·衞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傳》臧,善也。  又《廣韻》厚也。  又《揚子·方言》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姓。 《姓苑》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  又與贜通。吏受賕也。 《前漢·尹賞傳》貪污坐臧。  又《集韻》昨郞切。與藏同。 《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 《前漢·食貨志》輕微易臧。  又《韻會》《正韻》𠀤才浪切。與庫藏之藏同。 《前漢·食貨志》出御府之臧以贍之。  又與臟同。 《前漢·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五臧。  又《藝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顚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叶音臟。 《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柄柄。旣見君子,庶幾有臧。怲音謗。

『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祿切,音谷。 《說文》續也。百穀之總名。从禾,㱿聲。 《長箋》穀有穅秕,故从㱿。 《書·洪範》百穀用成。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 《周禮·天官·大宰》三農生九穀。 《註》鄭司農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一說九穀無秫大麥,而有粱苽。  又《天官膳夫》食用六穀。 《註》黍,稷,粱,麥,苽,稌。  又《天官疾醫》五穀養其病。 《註》麻,黍,稷,麥,豆。 《酉陽雜俎》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麥。 《爾雅翼》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漑種之總名。菽者,衆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種,爲六十,蔬果之屬,助穀各二十種,凡百穀。  又《星經》八穀星,主黍,稷,稻,粱,麻,菽,麥,烏麻,星明則俱熟。  又《爾雅·釋詁》穀,善也。 《書·洪範》旣富方穀。 《詩·𨻰風》穀旦于差。 《禮·曲禮》自稱曰不穀。 《註》謙稱。  又生也。 《詩·王風》穀則異室。 《註》穀,生也。  又《爾雅·釋言》穀,祿也。 《詩·小雅》俾爾戩穀。 《註》穀,祿也。  又養也。 《詩·小雅》以穀我士女。 《戰國策》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  又孺子曰穀。 《荀子·禮論篇》臧穀猶且羞之。  又國名。 《春秋·桓七年》穀伯綏來朝。 《註》穀國在南鄕築陽縣北。  又水名。 《周語》穀洛鬭。  又《揚子·方言》螳螂,齊杞以東謂之馬穀。  又姓。  又穀梁,複姓。  又《集韻》居𠋫切,音冓。祿也。 《論語》不至於穀。皇侃讀。  又楚地名。 《左傳·僖二十八年》連穀。 《陸德明·音義》胡木切,音斛。  又與谷同。 《前漢·王莽傳》穀風迅疾,從東北來。  又與告通。 《禮·檀弓》齊穀王姬之喪。 《註》穀,當爲告,聲之譌。  又叶訖力切。 《六韜》紛紛渺渺,好色無極。吾觀其野,草菅勝穀。  又叶工洛切。 《詩·小雅》俶載南畝,播厥百穀。旣庭且碩,曾孫是若。  又與㝅同。 《左傳·宣四年》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集韻》或从米作糓。

『亡』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羊』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說文》羊,祥也。从𦫳,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玉篇》豕屬也。 《易·說卦》兌爲羊。 《註》其質好剛鹵。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大曰羊。 《禮·曲禮》羊曰柔毛。 《月令》食麥與羊。 《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又麢羊。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又鳥名。 《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又姓。 《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 《註》羊舌,氏也。 《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 《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又官名。 《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又白羊,匈奴國名。 《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又《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 《註》猶逍遙也。 《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 《註》逍遙,相羊,皆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