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壮的禾苗正孕育着谷穗。形容生机盎然。
苗壮的禾苗正孕育着谷穗。形容生机盎然。
渊明诗,喜其有生趣。时鸟变声喜,~穗。 陈毅《冬夜杂咏·吾读》
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秉力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运风,良苗亦怀新。”
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秉力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运风,良苗亦怀新。”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 善良的人:除暴安~。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姓。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麦~。树~。幼~。~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 形状像苗的:火~儿。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 子孙后代:~裔。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族。~绣。 姓。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 不久以前,刚才:~近。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姓。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梁。 《說文》善也。 《廣韻》賢也。 《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又《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註》元,大。良,善也。 又《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朱註》良,易直也。 又《爾雅·釋詁》良,首也。 又《博雅》良,長也。 又《正韻》器工曰良。 《禮·月令》陶器必良。 《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又《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又《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 《註》作之有功有沽。 《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又《博雅》良,牢,𩋆也。 又深也。 《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 《註》良,猶深也。 又良人,夫也。 《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 《註》婦人稱夫曰良。 《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又夫稱婦亦曰良人。 《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又良久,頗久也。 《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 《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又病愈曰良愈。 又能也。 《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 《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又《左傳·莊十六年》良月。 《註》十月也。 又《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 《註》良綏,君綏也。 又《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 《註》墓也。 又《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又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又王良,星名。 又大良造,秦官名。 又地名。 《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 《註》下邳有良城縣。 又山名。 《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 又草名。 《博雅》黃良,大黃也。 又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又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又《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又《韻會》里養切,音兩。 《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 《註》方良,罔兩也。 《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又《正字通》音亮。 《古詩》良無盤石固。 《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五音集韻》古文良字。註詳艮部一畫。
『苗』《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𠀤音描。 《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 《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 《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 《註》爲苗除害也。 《詩·小雅》之子于苗,𨕖徒囂囂。 又《書·舜典》𥨥三苗于三危。 《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𨓜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 《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 《後漢·𡨥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 《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 《註》苗,晉地。 又山名。 《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 《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 《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 《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怀』《字彙補》敷救切,音副。怒也。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𠀤音槐。 《說文》念思也。从心褱聲。 《論語》君子懷德。 又歸也。 《書·大禹謨》黎民懷之。 《註》歸之也。 又來也。 《詩·齊風》曷又懷止。 又《周頌》懷柔百神。 《註》懷,來也。 又安也。 《書·秦誓》邦之榮懷。 《詩·王風》懷哉懷哉。 又包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藏也。 《論語》懷其寶,而迷其邦。 《禮·曲禮》其有核者,懷其核。 又慰也。 《詩·檜風》懷之好音。 又懷抱,胷臆也。 《左傳·成十七年》瓊瑰盈吾懷乎。 《論語》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又傷也。 《詩·邶風》願言則懷。 《毛傳》懷,傷也。 又私也。 《詩·小雅》每懷靡及。 《箋》懷,私也。 又《爾雅·釋詁》至也。 《註》齊魯之會郊曰懷。 《詩·小雅》懷允不忘。 《箋》至也。至信不忘。 又《爾雅·釋詁》止也。 《疏》至止也。 又《釋名》懷,回也。本有去意,回來就已也。亦言歸也,來歸已也。 又《諡法》慈仁哲行曰懷。 又地名。 《書·禹貢》覃懷底績。 又州名。春秋時野王邑,漢河內郡,唐置懷州。 又姓。三國吳尚書郞懷敘。 又通作褢。 《前漢·許后傳》褢誠秉忠。 又叶胡隈切,音回。 《詩·周南》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又叶呼回切,音揮。 《楚辭·九歌》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回兮顧懷。羌生色兮娛人,觀者憺兮忘歸。 《魏文帝·苦寒行》延頸長太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又叶苦禾切,音窠。 《淮南子·時則訓》平而不阿,明而不苛。包裹覆露,無不囊懷。 《周伯琦曰》褱,藏挾於衣中也。从衣,眔聲。心之所恖念藏貯亦曰褱。隷作懷。
『新』《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𠀤音辛。 《說文》取木也。 又《博雅》初也。 《易·大畜》日新其德。 《書·胤征》咸與惟新。 《詩·豳風》其新孔嘉。 《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又姓。 《晉語》新穆子。 又複姓。 《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 《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 《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又《韻補》叶蘇前切。 《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